蔡福添16年如一日精心呵護母親健康,許多村民夸他是“大孝子”。面對鄉親們的稱贊,蔡福添總是說:“照顧年老母親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必宣揚。”蔡福添悉心照顧年邁的父母,特別是年老多病的老母親,他用小小的床鈴、鬧鐘,用堅持不懈的愛心孝心陪母親安度晚年。鑒于蔡福添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2020年5月,蔡福添被授予“第五屆東山縣道德模范”稱號。
71歲的蔡福添住的是一幢30多年前建的一層石頭房,屋內外打掃得很干凈。“我母親昨天到村老年協會領回上星期做的體檢報告單,往返步行700多米呢!現在她除了心臟跳動較慢外,身體十幾個項目指標較正常。耳朵、眼睛、牙齒都比較好。”蔡福添樂呵呵地說。
“如果沒有大孝子蔡福添守在我身邊,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林玉貞感嘆,她夫家是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民家庭,夫妻共生育5個子女,排行老二的蔡福添是唯一的男孩。4個女兒長大出嫁外地,蔡福添結婚后也生育了一男一女。當時盡管家里窮,但全家人平安就是福。不料,1999年蔡福添的父親去世,4年后蔡福添年紀尚輕的妻子不幸病亡。由于蔡福添的兒子蔡精文夫妻在外地工作,女兒出嫁后姚村,照料老母親的重擔落在他一人身上。
蔡福添說,從2004年初開始,年已85歲的母親就經常出現頭暈目眩、腰酸背麻、腿腳不靈、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他經過學習鉆研,掌握了傷病老人的一些醫療和日常護理技術知識,及時給予母親精心療養,使她的傷病逐漸好轉。
2017年9月的一天中午,閑不住,在家中干家務活的林玉貞突然頭暈跌倒。蔡福添雖然及時將她送到醫院檢查醫治,但可能是高齡等原因,靠打針敷藥療效緩慢。看著母親臥床不起,飽受傷痛折磨的樣子,他心如刀絞:“我一定要讓母親重新站起來。”于是,每天傍晚,他服侍躺在床上的母親吃完飯、洗身刷牙后,就用新鮮艾草蘸上白米酒,小心地為母親熱敷傷痛處半個多小時,果然5天就見效。他很開心,連續堅持135天,天天為母親熱敷傷痛處。盡管自己右手掌心被米酒燙傷3次,可他強忍疼痛,總是笑對母親。
同時,蔡福添向村宰豬戶訂購新鮮豬大骨,每天將熬好的豬骨頭湯、豬大骨米粥、新鮮海魚等送到母親嘴里。為了方便照顧母親,他睡在母親房間另一張床上,每天為躺在床上的母親洗臉、梳頭、擦洗身體、按摩、喂中藥、送水送飯、端屎端尿。4個多月后,母親終于重新站起來了。一位熟悉的外科醫生聞訊,稱贊他“創造了高齡老人骨傷治愈”的奇跡。2019年8月的一天早上,他母親突發頭暈目眩和嘔吐,好在身邊的蔡福添扶住了她,經醫生檢查診斷,是因頸椎炎引起大腦供血不足的問題。經醫生開藥、吊針和蔡福添每天耐心給她推拿、按摩的輔助治療,45天后他母親恢復了正常。
待母親身體恢復健康后,蔡福添就睡在隔壁房里,特地在母親床頭安裝了一個電鈴,母親有需要時一按鈴,他就出現在眼前。“實際上,我每天晚上半醒半睡,總要起身巡看母親幾次才安心。”蔡福添說,生怕母親出什么意外,他已10多年沒出過一趟遠門,如果要上縣城西埔市場買東西或下地干一會兒農活,他都要請來鄰居老人與母親做伴才放心。得益于蔡福添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自身的良好心態,2020年2月18日過完100歲生日的林玉貞,成為湖塘村年齡最長的健康老人。現在她每天喜歡到附近公園散步,到鄰居朋友家聊天,或干些輕松家務活。
蔡福添的這些行為都深深影響著他兩個孩子。他既當爹又當娘,還要照顧年老多病的母親,獨自料理家務,家里面總是收拾的齊齊整整。在蔡福添的言傳身教下,兒子兒媳,連同孫子都為人誠實誠信、孝敬長輩、與他人和諧相處,對需要幫助的人總是盡力幫助,兒子還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一家人和睦鄉鄰、相親相愛、其樂融融,也在大家庭中互相影響著。他們充分發揚著良好家風,樹立了很好的孝老愛親典型,是鄉里鄰里教育子女的好模范。東山電視臺、漳州電視臺、《閩南日報》都曾經報道他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