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社區“安居樂業”版居民公約,助力文明創建。圖為陸豐社區的居民慰問環衛工人。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9月8日訊(通訊員 李婷婷 林翊)“安”家陸豐、“居”住陸豐、“樂”活陸豐、“業”創陸豐,近期,廈門市同安區的陸豐社區“安居樂業”版居民公約正式出爐。眼下,該公約遍布社區各小區醒目位置,社區利用“小公約”向居民傳播著“大文明”。
成立于1991年的陸豐社區,下轄32個小區,其中24個為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社區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近年來,社區積極探索無物業小區治理模式,讓老舊小區煥發新光彩。整潔的衛生環境、有序的車輛停放、優美的小區綠化、規范的垃圾分類、首創的“攤規點”試點治理……,如今的陸豐社區內一派和諧溫馨。祥平街道陸豐社區黨委書記李甘澍表示,在這其中,一份小小的“居民公約”可謂功不可沒。自從2018年首版陸豐社區居民公約制定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不斷提升。此次,提煉后簡化版的“安居樂業”居民公約,以7字諺語形式,讓這份“小公約”更加通俗易懂。
“我們通過這個居民公約,讓居民更簡潔易懂的、共同來倡導文明。”李甘澍表示,比如,居民公約里提到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鄰里守望、移風易俗,鼓勵民主協商意識,“大家通過這個居民公約,共同來遵守、促進文明創建工作的發展”。
社區“定公約”, 居民“共參與”;公約“立規矩”,居民“樹新風”;公約“抓自治”,居民“創和諧”,治理的成效逐步顯現:公約頒布至今,陸豐社區已成立3個小區業委會、2個小區自管委員會,目前仍有9個小區正在籌備業委會,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大大提升。經歷了三年無物業管理亂狀的華清一期小區,也于9月1日迎回物業的入駐。
華清一期小區業委會主任鐘惠群也表示,物業進駐小區,小區業主也很熱心地參與進來出謀劃策,“大家協同努力,把我們的小區都治理得更完善、更完美,給大家一個更溫馨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