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西池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面積約0.3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1778人,其中戶籍人口僅有3007人。針對社區存在“三高三低”(外來人口比例高、封閉小區比例高、矛盾糾紛發生率高;居民互動頻率低、公共資源配置低、參與意識低)的狀態,社區黨總支依托“三社聯動”機制,積極推動社區志愿服務發展,建設“并肩珍惜(西)、攜手持(池)家”的“池家人”志愿服務隊,現注冊志愿者人數達584人,社區總服務時長6906.5小時。
一是打造“家門口”服務陣地,發揮“小陣地大舞臺”作用。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建立“社區黨總支+社區居委會+社工+志愿者+共建單位+業委會+物業+愛心商家”八方參與的社區志愿服務溝通機制,打造以新時代文化實踐站為主,各小區公共空間為輔的服務陣地,形成“志愿者交流平臺、志愿服務陣地平臺”雙平臺。
二是搭建“池家人”服務平臺,激發“攜手創家園”活力。2017年社區黨總支以創建城市基層黨建試點為契機,成立社區大黨委,通過“社區項目需求——黨組織認領”的方式,凝聚共建單位同心圓作用,讓社區建設由“獨角戲”變為“大合唱”。社區黨總支與廈門監獄、汀溪水庫管理局、同安進修附小、市政園林局等14家單位結對共建,項目對接,讓居民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享受貼心的服務。
三是創建“品牌化”服務項目,推動“實操性”機制建立。為倡導“人人都是池家人”的志愿服務理念,讓“居民幫助居民,居民服務社區”形成常態化,依托“社區+社工”聯動機制,實現志愿服務“一活動一亮點,一小區一隊伍一特色,一套社區志愿服務機制”品牌化。社區目前已形成了 “池家宴”新春活動、“池佳人·春夏秋冬”婦女互助活動、“池家媽媽手工棒棒堂”青少年服務活動、“樂聚池家·暖心長者生日會”助老活動等特色活動;建設成了5支扎根小區的“有理念、有機制、有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如“池家媽媽”手工微公益志愿服務隊等;建立了一套“社區志愿者招募、注冊——服務供需對接——服務記錄證明——服務積分激勵回饋”實操性機制。
“池家人”志愿服務隊已然成為社區文明創建的一張新名片,“池家人”共同踐行“并肩珍惜(西)、攜手持(池)家”的社區治理理念,社區先后取得了同安區志愿服務先進單位、廈門市三八紅旗集體、廈門市示范家長學校、廈門市基層老年學校規范化建設點、省級文明社區培育對象、省級充分就業星級社區、福建省先進村(居)婦聯等榮譽,攜手構建“智匯池家人”全民參與的開放式社區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