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藝術團的志愿者帶領孩子們走進車鼓弄。同心慈善會供圖
志愿者們的表演令人目不轉睛。同心慈善會供圖
文明風7月22日訊(通訊員 林文足)你走三步,我走三步,詼諧的表情,滑稽的動作,逗得大家樂呵呵。日前,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同安非遺文化,廈門市同心慈善會邀請到了同安金秋藝術團志愿者參與公益夏令營,來為孩子們講解同安非遺文化“車鼓弄”,通過講解車鼓弄的歷史來源以及帶動小朋友們表演,讓他們感受同安非遺傳統(tǒng)民俗藝術的魅力。
看似簡單的表演卻傳承了同安一千多年的文化。車鼓弄是集說唱、表演合一的傳統(tǒng)歌舞藝術,是古代弄戲的遺存形式?!败嚒本褪欠D,“弄”就是舞弄之意,又有“弄車鼓”的俗稱。關于車鼓弄的來歷,閩南地區(qū)流傳著“磨豆夫妻逗唱”“武裝劫救”“豐收慶賀”等幾種說法。
車鼓弄表演時,二人扮做男丑與彩旦,扛著竹籃搭扣的鼓轎,踏著四方交叉步,進三步退三步,一唱一答,妙語如珠。內容多為孝道勸善、夫妻情趣、情人相思等。由車鼓弄繼而發(fā)展出閩南“車鼓戲”,保留車鼓弄的表演形式,增添了更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歌仔戲在形成過程中也充分吸收了車鼓弄的表演特色,車鼓弄是歌仔戲的源頭之一。
為了讓孩子們聽得懂,志愿者選擇了“閩南語+普通話”同時進行的方式來解說。隨后,精彩的車鼓弄表演,更是讓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吹嚼蠋焸兛鋸埖谋砬闀r,孩子們就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觀眾席中也不時爆發(fā)出掌聲。在老師悉心的教導下,小朋友們組隊扛起了車鼓,有模有樣地進行表演。
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金秋藝術團的老師們以自己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在歡笑聲中認識了同安非遺文化車鼓弄,同心慈善會的工作人員與義工們一起,利用制作美食讓小朋友們知道了傳統(tǒng)習俗又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參與制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朋友們對閩南文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