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處中心的黃賽蘭(左)與糾紛當事人溝通。(資料圖)
“最美調解員”劉燕燕分享工作心得。(唐光峰 攝)
人民調解作為預防和解決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昨日上午,海滄區舉行“尋找海滄區‘最美調解員’活動”經驗分享交流會暨“海滄e調解”“海滄區道路交通事故e調解”微信小程序推廣儀式,充分展現新時代的調解員風采,提高調解員的工作熱情,進一步宣傳多元化糾紛解決理念,共同探索調解工作新思路。
做好連心橋
10名“最美調解員”出爐
悉心調解化干戈,春風化雨沐群眾。昨日的經驗分享會上,10名來自海滄區各個單位的調解員接過“最美調解員”紀念杯,他們紛紛表示,將立足本職工作,一如既往做好矛盾糾紛的消融劑、政府和群眾的連心橋。
記者了解到,“尋找海滄區‘最美調解員’”活動由海滄區司法局與海西晨報社聯合主辦,活動自4月下旬開始,分為人物推薦、參選對象風采展示、投票等環節,其中在投票環節,僅5天時間就收到投票433597票。
做過老師、工人、律師、人民陪審員、法院的特邀調解員……來自海滄區道路交通事故調處中心的黃賽蘭回憶自己的職業生涯,用了“豐富”二字來形容。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調解員的工作?!翱粗m紛當事人握手言和,我就充滿成就感。”黃賽蘭說道。
仲裁院一個月平均有200起案件,而仲裁員只有7名。即使工作繁忙,海滄區勞動爭議人事仲裁院院長劉燕燕對每起案件仍格外上心。做仲裁員近10年時間,劉燕燕的調解成功率在80%以上。她說,“中國人都講究以和為貴,這樣的結果更和諧。”
2011年調處的案件被市司法局評為“2011年度優秀人民調解案例”,2015年被福建省司法廳評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2015年調處的校園傷害案被評為省優秀卷宗……從2011年開始,海滄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柯梅香連續6年拿獎。
放眼海滄,深耕基層用心用情做好調解工作的調解員還有很多。海滄區表示,未來,將繼續通過交流分享、培訓學習等形式,強化全區調解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充分發揮調解員的作用,為平安海滄、法治海滄建設提供強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