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文明辦工作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今年是2018-2020年度全省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總評年。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緊緊圍繞“文明福建 愛衛同行”主題,把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考評內容,以“五大創建”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優勢,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著力整治城鄉衛生環境,打造整潔宜居家園;著力倡導健康環保生活方式,形成良好風尚;著力健全長效機制,引領全民參與,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打造整潔宜居環境。
1.著力改善農貿市場環境。圍繞農貿市場“臟亂差”等問題,規范農貿市場管理行為。以生熟攤位隔離規范、活禽獨立宰殺區域、水池、排水道、垃圾桶、公廁等基礎設施的清掃保潔和消毒為重點,全面清理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衛生,及時密閉收運垃圾。全面排查市場給排水設施,有效處理市場污水排放。堅決杜絕野生動物交易。結合實際制定“文明誠信市場”評選辦法,引導農貿市場在環境建設上進一步提升。
2.著力提升老舊小區和城中村品質。實施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工程,拆除違規、違章建筑物和構筑物,規整管網,整治違規圈養、放養禽畜、亂排生活用水和占用公共樓道消防通道等違法違規行為,營造和諧的生活空間。實施垃圾減量分類,進一步規范村(社區)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轉運工作,開展以可回收資源置換生活用品等激勵活動,引導市民群眾按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
3.著力改善城鄉結合部環境。加強城市出入口和鐵路沿線、公路沿線、江河沿線、城市周邊、省際周邊、景區周邊的市容管理,完善環衛基礎設施的配置,充實環衛保潔和城鎮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徹底清除垃圾暴露、污水橫流等不衛生現象。以拆遷遺留空地垃圾、路面白色漂浮物、建筑圍擋和電線、路燈桿上的“牛皮癬”等衛生死角為重點,開展集中和定期相結合的愛衛活動,改善城市周邊的整體環境。
(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1.突出環境衛生集中整治。以柴堆、糞堆、坑塘、河塘、溝渠垃圾污水清理等為重點,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實施有害垃圾、建筑垃圾、鄉鎮企業廢棄物的監控管理和集中處理,及時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規范村莊畜禽圈養和散養行為。及時清理和解決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污染問題。及時清理村內溝塘,實施清淤疏浚,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2.加強農村環境改造升級。大力推進村莊房前屋后整治,支持農村推進舊村改造、改路、改水等工作。因地制宜處理或清理農村殘垣斷壁、廢棄畜禽圈舍等。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合理優化公廁布局,以新建、提檔、升級為重點,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農村公廁,將農村公廁建設納入文明村鎮測評體系。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及“百鎮千村” “水鄉漁村”等村莊品牌創建活動,合力推進連線成片整潔美麗特色景觀帶建設。
3.倡導培育文明鄉風。結合文明村鎮創建,將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倡導文明新風的舉措、要求、共識寫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開展“好家風、好家訓”、道德(文化)講堂、星級文明戶評選等系列活動,通過集體倡議、黨員帶頭示范,以文明創建活動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為農村人居環境營造良好的整治氛圍。
(三)深化文明單位創建,構建健康和諧單位環境。
1.強化單位衛生健康管理。以營造干凈整潔、氛圍融洽的工作環境為重點,全力推進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嚴格規范日常保潔制度,定期開展樓梯拐角、垃圾桶周邊、公共廁所等消殺工作,全力消除衛生死角。完善控煙措施,落實健康體檢、職業衛生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2.加強單位環境建設。以營造和諧包容的單位文化為著眼點,推進文明單位環境建設提檔升級。在單位工作環境上,全體員工主動做好辦公場所日常整理,并定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除病媒滋生場所,減少病毒傳播風險。在服務窗口環境上,科學合理布設窗口辦公和辦事空間,設計符合工作人員和群眾身心健康特點的辦公區、等候區。臨路(街)各級文明單位要落細落實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等“門前三包”制度,著力樹立文明健康新風。
(四)深化文明家庭創建,養成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1.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廣泛動員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主動學習健康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要注重飲食有節、文明分餐、起居有常,講究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勤洗手、用公筷,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提倡在人員密集場所和室內密閉空間佩戴口罩。要做好房前屋后衛生清潔,凈化綠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間,及時清理死角、清除積水,清除蚊蟲孳生地。要以文明家庭創建為契機,自覺抵制落后陳舊的生活方式,把健康文明作為新家風廣泛弘揚傳承。
2.養成健康文明的社區文化。各社區結合健康社區建設,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服務,引導社區居民從維護公共衛生、規范有序停車、依法文明養犬等做起,積極參與社區愛國衛生運動。全國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各小區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省級文明城市各小區要試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組織開展鄰里互助、小區聯誼、健康知識講座等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高愛國衛生運動的參與面和實效性。
(五)深化文明校園創建,提升學生健康素養。
1.加強校園環境治理。做好日常保潔和定期藥物消殺工作,針對宿舍、教室、食堂、公廁、水溝等重點部位,定期組織校園衛生大掃除,開展文明處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食堂評比活動,學校食堂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達B級以上。要推進“無煙校園”建設,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無煙頭、無煙味。加強校園綠化管護工作,打造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
2.開展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落實健康課程,普及公共衛生、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強身健體、疾病預防、個人防護等知識,引導未成年人牢固樹立健康理念,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養成文明健康的行為舉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幫助未成年人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態。組織“小手拉大手”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帶動家長主動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六)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廣泛開展愛衛志愿服務活動。
1.發揮文明實踐平臺作用。將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重要工作內容,制訂愛衛工作年度計劃、月度工作安排。以城鄉環衛薄弱環節整改、除“四害”、預防各類傳染病等為重點,常態化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努力形成文明新風尚、生活新方式。
2.加強愛衛文化宣傳教育。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四個線下平臺以及“云平臺”功能,充分發揮融媒體中心、各級文明辦和文明單位微信公眾號、抖音、電視、報紙等媒體矩陣作用,開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廣告創作活動,全方位、多形式、經常性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引導人們自覺革除各種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不文明、不衛生行為,樹立講文明、講衛生、防疾病的良好習慣。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弘揚愛國衛生運動精神,廣泛普及科技衛生知識,有力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3.大力開展愛衛志愿服務活動。組織發動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協助做好疫情疾病防控、環境衛生整治、健康知識宣傳、心理疏導干預等工作。各全國試點縣(市、區)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著力培育若干支立足當地實際、滿足群眾需求的愛衛志愿服務隊,打造若干個愛衛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不斷推進全省愛衛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
三、時間安排
1.3月。省委文明辦與省愛衛辦等9部門聯合轉發了《關于開展第32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全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營造良好環境的通知》,部署第32個愛國衛生月有關活動。
2.4月。及時轉發《中央文明辦關于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并對做好這項工作提出3點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圍繞“愛國衛生月”主題,在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啟動春季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
3.5月。通過公益廣告、倡議書、印發工作方案等,對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再部署;在福州舉辦“文明福建 愛衛同行”主題活動。
4.5-12月。全省各地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省級媒體開設專欄,常態化宣傳各地各部門先進典型、經驗做法等。
5.10-12月。在總評中,通過實地考察、材料審核、問卷調查等方式,查看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有關情況。
四、工作要求
1.強化組織領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各級文明委要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及時研究部署。文明委成員單位要落實好職責分工,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推進工作的整體合力。各級文明辦會同當地愛衛辦,加強督促指導,抓好工作落實。
2.積極示范表率。各級各類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單位要緊密聯系實際,制訂工作計劃或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新時代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實踐方法、具體措施;要深入開展自查排查,列出重點整治清單,推動解決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文明創建添彩增色,帶動影響更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廣大公眾參與到愛國衛生運動的實際行動中來。
3.健全長效機制。衛生健康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需要長年堅持的艱苦細致工作,需要以健全的機制來保障,持續鞏固愛國衛生運動成果。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完善落實各項制度,加強日常監督檢查,通過日常巡查、明察暗訪、督查通報等方式,掌握愛國衛生運動的進度和成效。要建立獎懲機制,對消極應付、創建不力、整改不好、問題突出的進行通報批評或媒體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