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陵園提供代客祭掃、鮮花憑吊,簡潔的方式不減懷念之情。圖/海滄區融媒體中心
受疫情影響,2020年清明暫?,F場祭掃。為此,廈門市“今日海滄”微信公眾號開通了“云祭園”功能入口,方便市民群眾網上祭掃?!俺珜拿骷罀?,各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廣播、村居巡邏車小喇叭、微信群也紛紛動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宣傳。”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說。
連日來,廈門市海滄區各街道村居通過多種形式,引導轄區群眾踐行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建立健康文明勤儉節約的生活理念,倡導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用實際行動支持防疫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結合開展“愛心廈門”行動,度過一個綠色平安文明的清明節。
深入宣傳
制作視頻作品替代傳單 “防控鑼”在村莊響起
“為了鞏固疫情防控成效,我們轉變觀念;當傳統遇上現代,倡導移風易俗,網上祭掃上‘i廈門’?!贬詭Z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制作的視頻作品,代替了原先的紙質宣傳單,祭奠和防疫兩不誤。嵩嶼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禮敬逝者不拘泥于形式,文明祭掃更安心。
考慮到村里老人多、文化水平不高,流動宣傳車又無法開進巷道,不少街道村居采用新招“防控鑼”,用敲鑼打鼓的方式宣傳防疫政策、移風易俗等。后井村黨委書記周亞輝手執話筒,村委會主任周呈發負責敲鑼,工作人員拉著音箱,用閩南話宣傳,用一天時間走遍了整個村子。
倡導新風
免費公祭代替傳統祭拜 群眾可通過視頻觀看
近幾年來,海滄區在基層村居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活動,以建設“清風村居”為契機,清除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
“清明祭掃是傳統習俗,我們村以老人會、鄉賢代表組成祭掃小組,幫群眾前往骨灰室祭掃,避免人員聚集。”周亞輝說,這也是倡導移風易俗的一種方式,特別是當前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村民更是全力支持“紅事”延辦、“白事”簡辦。
今年清明,海滄轄區內的文圃山恩澤園、鳳山永懷園、龍壽山墓園等公墓及公益性骨灰樓,都暫停群眾現場祭掃。海滄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相關服務管理機構將免費統一舉辦集體紀念儀式,通過微信、視頻等方式供觀看,一些陵園還提供了代客祭掃、免費鮮花憑吊等,祭掃方式雖簡潔,但懷念之情未減。
愛心行動
居民捐款志愿者送溫暖清明主題活動更有意義
前不久,海滄居民梁女士家中有親人去世,村居黨員干部做工作。喪事簡辦這件事讓她很感動,主動給村委會捐款2000元,用于采購村里疫情防控物資。
倡導移風易俗為村民省了不少“人情債”,大家把省下來的費用用于開展愛心助學等公益行動。今天上午,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閩南文化服務隊、兩岸義工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和傳統糕點手藝人一起制作清明糕點,送給社區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表達關愛和節日慰問。
“用公益行動代替傳統燒紙祭拜,讓傳統文化節日內涵更為豐富且富有新時代意義?!遍}南文化服務隊相關負責人說,清明節有吃青團、清明粿的習俗,既是對先人的緬懷,也寄托了對春天和新生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