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曼(1905.10.25.-1936.8.24),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寧、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zhèn)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1936年8月在與日寇的斗爭中英勇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
1926年5月,“五卅”運動一周年時,正是抵制洋貨的高潮。趙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組織黨團員在學生中宣傳,抵制英國煤油輪船靠攏宜賓碼頭,學生們遭到了武裝鎮(zhèn)壓,由此引發(fā)了全城罷工、罷市、罷課。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10月,趙一曼考進武漢黃埔軍校。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月,去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冬奉命回國,趙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從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趙一曼與湖南人陳達邦結婚。婚后不久懷孕。11月,趙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產(chǎn)下一子。取名“寧兒”。1930年,趙一曼帶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養(yǎng)在陳達邦大哥陳岳云家。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調(diào)到東北,在沈陽工廠中領導工人斗爭。1932年趙一曼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1933年,趙一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同年4月,參加領導了哈爾濱電車工人反日罷工斗爭。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5年秋,趙一曼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而當?shù)貞?zhàn)士們則稱她為“我們的女政委”。日偽報紙也驚嘆的這位“紅槍白馬”的婦女。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zhàn)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后在昏迷中被俘。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痛得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lián)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yī)院進行監(jiān)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y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jīng)過輾轉(zhuǎn)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nèi)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的口號。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么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xiāng)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她犧牲時年僅31歲。趙一曼被哈爾濱人民尊稱為“白山黑水”民族魂,哈爾濱市將她戰(zhàn)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
她的詩作《濱江述懷》曾這樣寫道:“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若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留下了對兒子的期盼:“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