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新羅區龍巖一中錦山學校七(2)班陳語諾
像那黎明時淡灰色的天空,像那頓河上籠罩著的霧氣,新冠肺炎趁我們一不留神,就千軍萬馬的殺了過來。有人是灰色天空中寥落的晨星,是吹破霧靄的一股南風,更是黑夜大??窭酥羞h方陸地的燈塔,是冰雪荒原中快要凍死的孤獨旅人前方隱現的火光,是我們心中的太陽。
或許我們都意想不到,有朝一日,死亡近在咫尺,肆無忌憚地在我們面前張牙舞爪,倘若我們這時候還感受著歲月靜好,那便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那名53歲的退役軍人陳繼國,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開展疫情宣傳、網絡排查工作,到居民家去查詢“四類”重點人員,做好發熱人員服務管理工作,他的同事說:“在工作中,他踏踏實實,就是一頭‘老黃?!?! ”他任勞任怨持續工作了31天,最終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上,面對疫情,他總說:“疫情還沒過去,我怎么能休息?”這樣一個滿腔熱血的人,卻在2月26日凌晨2時不治離世,他忙碌的身影,定格在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線,定格在了人民的心中。
那位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最年輕的醫生夏思思,因感染新冠肺炎,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她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照片中的她,頭戴花環,在一片春櫻的映襯下,笑意盈盈,但這次,她卻沒能等到櫻花的盛開。夏思思是個熱心、善良的人,更是一個稱積的好醫生。在母親姜文艷的眼中,女兒總把病人的事看得比家事還重要,只要是科室一個電話,她總會及時協助領導把病人安頓、整治好。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始終堅守臨床一線,直至生命之花凋謝,永遠離開了她2歲的兒子、親愛的丈夫、父母和親人。在回憶起這位年輕的醫生,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邱海華哽咽說:“一朵盛開的鮮花,就這么飄落了。”這位偉大的醫生,用生命實踐了醫者誓言,飛往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了。
那位善良無私的拾荒老人徐美英,平日里靠撿垃圾為生,年收入不到萬元,但她卻懷著真摯的愛捐了9000元,希望村委會捐給武漢,村支書考慮到阿婆的不容易,婉言拒絕了,阿婆卻急得大哭,村支書說徐阿婆持續捐款已數十年,而她如此做,是因為早年喪偶得過社會的幫助,想要回報社會。
莫問他們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他們叫中國人。
約翰.多恩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
有種感覺像斑駁的光線透過百葉窗照射進來,輕撓在我的心頭,又像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越過我的心間,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震蕩,它的源頭是感動。
有人啊,為我們守住了松風鳥語,江水長流。年年春光依舊,而賞春的人,卻倉皇離去。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同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