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只要歲歲平安,即使生生不見———-題記
莆田第一中學高二五班征文林琳
2019年冬天的最后一日,是烏蒙蒙的天空戴著口罩低沉地呼吸。我們被困在家里,而有些人已經被困在冬天里。
不知不覺,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已經幾個月之久。日子枯燥重復,像是坐上了一列沒有終點的地鐵。曾經在心里許下寒假延期的夢想有一天成真了,許夢人卻不在了。
就像一場夢一樣,當我們意識到在學校里讀書學習的美好,意識到每一天的陽光都不一樣的燦爛,意識到每一天的賜予都是生命的禮贊時,我們可能才最終學會了知足,明白了什么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魯迅曾在《熱風》說到“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火炬。”于是,醫護人員,山迢迢,路遙遙,即使滿身傷痕也要擇路而來。因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即使“代馬望北,狐死首丘”,也要逆風而行。衣白褂,破樓蘭,“追風趕月莫停留”。眠醒時分,唯有幾家早餐店亮著橘色的燈泡,一盞盞浮在夜色里,你是否想過,即使只是一頓舒心的早餐,也是他們用自己的身軀像你戴的口罩一樣,用力在前線保護你,讓你能簡簡單單地坐在這里云淡風輕?
不正是有《與夫書》:“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的堅如磐石;不正是有用漸凍的生命卻“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不正是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才讓疾病肆虐過的冰冷的土地下,有春天將破土而出?“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我們相信冬日已至,春日未遠,相信一燈破暗,百年光明!
如今我們坐在家里,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更應懷揣溫暖,懂得珍惜。同心戰“疫”,個人小我少出門,少逛街,多帶口罩,多鍛煉。利用互聯網云服務,不散播謠言,抑制謠言,織密防疫網絡,筑起精神防線,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學會珍惜,亦學會保護。抵制黑商倒賣消毒用具,抵制迷信防疫行為,我們雖然未有白衣,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知識,為前線的戰士營造一個寂靜的后方,讓他們不會擔憂,用自己的力量,用哪怕多渺小的聲音發聲,維護國家同一個的心聲。
或許只是在每一個蟲鳴鳥叫的清晨,攤開書,吟詠篇章,珍惜讀書時光;鋪上墊,鍛煉體魄,珍惜健康時光;洗個碗,感恩父母,珍惜陪伴時光。珍惜“身著白衣,心有錦緞”的逆行者,珍惜同“屏”共振,穩固輿情,珍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珍惜“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最后明白原來歲月靜好,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