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文明網2月16日訊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莆田市委文明辦針對群眾普遍反映的“出門難、教育難、看病難”等民生難題,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直通車——疫情防控線上志愿服務行動”,聚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群眾開啟線上“紅色代辦”服務,直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通過實實在在的線上志愿服務,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帶給人民群眾,真正做到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憂。
凝眾心 防疫宣傳全動員
自疫情發生以來,組織全市媽祖志愿服務各支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專項網上正面宣傳工作,把好方向導向,發揮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在重點新聞網站、政務網站、“兩微一端”等傳播平臺,加大對權威信息、防控舉措、事跡精神等內容的策劃推送,及時做好相關政策解讀、措施解析,切實有效回應熱點,發布提示信息,使疫情防控宣傳全域全面覆蓋,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疫情防控營造網上良好氛圍。其中,《莆田市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已經整裝待發!湖北我們來了!》的閱讀量為50.4萬,《從武漢返莆、來莆人員,請即到所在村委會(或居委會)登記,同時加強自我管理,居家觀察不走親訪友,以免感染親朋好友 》的閱讀量高達129.2萬。
強身心 居家運動全時段
招募成立體育戰“疫”志愿者隊伍,開展“居家健身網上下基層”服務。開設電視特別節目《居家健身一起動起來》,邀請專業教練、國家體育社會指導員等現場演示科學居家健身方法,在莆田廣播電視臺不同時段播出;組織威力艾健身游泳等全市各大健身機構及市健身氣功協會、市體育舞蹈協會等20余家市級體育社會組織,開展“宅家戰疫,運動打卡”活動,通過西瓜視頻、抖音等平臺推出瘦身、瑜伽、太極拳等網絡公益直播教學,錄制親子操、佳木斯等健身短視頻近百個,有效引導市民參與居家運動,增強身體素質。目前已播出2期。
暖人心 線上輔導全領域
壺蘭教育志愿服務支隊依托“莆田市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平臺,搭建了全市“中小學在線教學課堂”平臺,全市中小學生、教師實現一人一號。依托云視頻互動技術提供建課平臺、速課、同步課堂、直播授課、互動答疑、作業、考試等集成服務。各學校組織各學科備課組設計好學生在家學習需用的課程知識點講解、導學案、學生學習要求,重點推薦分學段課外閱讀目錄,指導學生在家做好整本書閱讀和學科閱讀,通過各種方式定期推送給所有中小學生,切實為學生提供足不出戶的“集成課堂”學習服務。
穩民心 輿情引導全監控
針對接連出現的網絡謠言,市網信辦志愿服務支隊制定《莆田市涉武漢肺炎疫情網絡輿情應對機制實施方案》,設置武漢肺炎網絡輿情專項監測,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加大網絡輿情的監測和收集。建立健全網絡謠言處置“路線圖”工作機制,開通專線舉報電話,積極受理網民舉報,提高疫情謠言發現預警能力。同時,加強與公安、衛健等部門的聯動協作,強化信息共享、會商應對措施,聯手核查處置,依法嚴厲打擊屬地網上造謠傳謠行為,加強權威信息發布,及時向群眾傳遞權威聲音。截至日前,推送《莆田緊急辟謠!大家不要搶大米了!莆田糧食庫存充》《自來水在允許范圍內加大氯氣注入?未調整》等辟謠文章234篇。
筑同心 公益宣傳全覆蓋
廣電青年志愿服務支隊聯合“莆公英”支隊拍攝《大愛無聲》公益宣傳片。湄洲日報社志愿服務支隊開設“以最堅決態度最果斷措施最嚴肅責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專欄、“眾志成城抗疫情”專版,及時準確報道疫情信息,做好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報道莆田市各條戰線特別是醫務人員馳援武漢,以及各地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動人故事。通過湄洲日報電子報、莆田新聞抖音賬號制作發布疫情防控公益廣告、短視頻,加強公益宣傳引導。
心連心 心理疏導全過程
校外心理輔導志愿服務支隊開設心理援助公益熱線,為全體市民提供公益心理咨詢,引導市民以科學、理性、平和的心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縣區分別成立心理調適青年志愿服務隊,開通了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危機干預公益服務熱線,積極開展心理支持、情緒疏導等工作,幫助群眾緩解負面情緒、做好心理防護,截止目前,全市共提供心理疏導96人次,有效預防、減緩和控制疫情的心里問題,共同維護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社會安定穩定秩序。
持恒心 尋醫問診全天候
愛心義診志愿服務支隊積極開展尋醫問診志愿行動,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阻止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其中,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莆田市第一醫院、涵江醫院3家已開設網絡門診,免費線上問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莆田市第一醫院在線醫師近百人,涵蓋醫院所有臨床科室、部分醫技科室,兩家三甲醫院每日網上接診量大約100左右,涵江醫院共開設8大科室9位專家線上免費問診,方便了群眾就醫。同時積極發動各縣區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立即開通網絡門診,暫時沒有條件的醫院要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方便群眾就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增信心 文藝傳播全共享
組織開展“防控疫情,莆田文藝界在行動”作品征集活動,引導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以“防控疫情 莆田文藝界在行動”為主題,把“家”當作戰場,用心用情用功創作一批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的新文藝作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輿論支持。日前,征集到文學、戲劇、美術、書法、音樂、民間文藝等多種藝術形式文藝作品600多件,陸續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莆田市文聯微信公眾號“莆田文藝界”等網絡媒體刊發,進一步弘揚正能量,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其中,莆仙話快板防疫宣傳《贊中國抗擊冠狀病毒疫情》《提高防護意識 齊心戰勝疫情》、莆仙贊句《抗擊疫情贊》等22個文藝作品,通過文藝特長用短小精悍的藝術形式,不斷提高市民疫情防控意識,傳播防控疫情的真善美,凝聚防控疫情的正能量。
匯愛心 公益捐贈全參與
博愛家園志愿服務支隊通過微信、微博、公眾號等線上形式,向社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全市社會各界上下積極行動起來,踴躍奉獻愛心。海內外愛心人士紛紛響應,積極捐贈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手術衣、醫用帽子、醫用乳膠手套等緊缺物資,為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不斷形成全民參與、抗擊疫情的良好態勢。
踐初心 法律咨詢全方位
司法志愿服務支隊依托微信公眾號、“律師在線”、莆田市普法微信矩陣等平臺,開設“講法治 戰疫情”專欄,安排專業律師線上解答群眾法律咨詢。利用微信公眾號“法潤莆陽”先后轉載刊發疫情期間違法犯罪新規、以案釋法等多篇推文。及時公布“在線值班律師庫”名單及具體聯系方式,接受線上咨詢;推廣“互聯網+法律服務”模式,依托微信、公眾號、“12348”熱線等法律服務平臺,免費為社會公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幫助,為市民、企業在線解答因疫情而導致的停工、停產、停運、延期服務等相關法律問題,同時在線解答其他(如醫療糾紛、進出口貿易、刑事責任等)相關法律問題,促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保障。(稿件來源:莆田市委文明辦 鄭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