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0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精神病患者,她的微笑,驅散了無數患者身心的痛苦和憂傷,她的敬業和無私,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
黃麗卿,女,1970年8月出生,現任漳州市福康醫院護士長,她從事護理工作30年,無論多苦多累,總是面帶微笑,以溫暖的雙手和一顆圣潔善良的心,撫慰無數的病人。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扎實工作,無私奉獻。單位的年度考核,她多次被評為優秀,獲得省民政系統組織的操作技術比賽二等獎,并榮獲2019年漳州市第六屆敬業奉獻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甘愿選擇平凡,點亮無悔的青春。三十年前,當她還是懵懂年紀時,她選擇護士這個最累最苦職業,讓人無法相信。而選擇精神科護理這個高風險職業更讓人不解,因為她是這么瘦小。精神科護理工作平凡而瑣碎,面對的是特殊的人群,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時刻肩負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挨打、辱罵是常事。不僅如此,還經常受到來自患者及家屬的不配合、不理解,甚至是責備、謾罵。可是冥冥中,有一種神圣的責任感驅使她做這樣的選擇。為了這一執著的選擇,她從青春年少一直到中年,用滿腔熱情的愛來修復精神病人破碎的心靈,努力讓他們走出生活的陰霾。
無私傾注愛心,詮釋舍得的真諦。精神病人受精神癥狀支配,總是生活無法自理,更可怕的是會沖動毀物傷人。作為精神科護士,無論節假日還是中夜班,只要病房有事,她總是隨叫隨到。面對興奮、沖動傷人的病人,她毫不猶豫地沖在最前面,多次被病人打傷,她仍毫無怨言的帶病堅持工作。有一次上夜班,給一位男患者打針,患者情緒突然激動起來,冷不丁踢了她一腳,她頓時感覺腹痛異常,一下子坐在地上,但她還是立即掙扎著站了起來,隨即和值班醫生一起將患者控制在床上,并打鎮定針,適時性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雖然她生來瘦小,但是自工作以來一直服務于精神科一線男病區,從未要求到暴力系數相對小的女病區,總是秉著她不吃苦別人就吃苦,她不危險別人就危險的思想,凡遇到病人有暴力行為時,她自己一貫沖在最前面。
始終勤勉敬業,守住心中的堅持。從護士到護士長,身份變了,但工作責任不變,肩上的擔子更重了。2012年,她在專門收治三無流浪精神病人四病區擔任護士長,她依然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有個男病人突然沖動起來,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擊打工作人員。她立即沖上去,不顧危險,帶領工作人員和一些康復病人將他控制住。還有一次,110和救助站人員送來一名頭發齊腰,全身散發著刺鼻異味的男病人,而且患者有明顯的抵觸情緒、恐懼、疑慮,看到這種情形,她毫不猶豫地為患者清洗身上的糞便、理發、剪指甲、洗澡,更換干凈衣物,在現場的救助人員說道:“這真是改頭換面”。這位病人在她們精心護理下,一年半后找到家人,當他的父親和救助站人員一起接走他時,非常感激,可她卻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事,不足一提。
面對大多的“三無”精神病人,常年沒有家屬和親人來探望,渴望著親情和友情,黃麗卿她總是微笑著走進病房,把每一位患者都當作親人和朋友,每天組織患者唱歌、下棋、做游戲,與他們談心,了解病情。她經常自掏腰包買一些水果、生活用品或者娛樂物品送給患者,讓這些病人有家的感覺。
“精神科護理工作,雖然每天留下的是疲倦,換來的卻是極大的欣慰與滿足。”黃麗卿如是說。雖然辛苦,但是她從來也沒有后悔過當初的選擇,她慶幸自己的選擇,因為是精神病患者頑強的意志感染著她。
不改初心,牢記使命。黃麗卿秉著對護理工作的執著,總是用親情溫暖患者,用真情護理患者,用熱情幫助患者,始終堅守在精神科護理工作第一線,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年華。她用青春為患者撒滿了簡單而又無私的愛,在患者家屬的期待和焦慮中守候著一個個身心創傷的病人,她能奉獻給病人的就是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這優質服務就是一份份厚重的“愛”。她努力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響每一個人,以高度的責任感、圣潔善良的心、滿腔的熱情、無私的愛為患者點亮一片生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