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愛心、有同情心、有責任心”是老百姓的貼心人。
謝雪芳,女,1946年2月生,退休前任永春縣計生協(xié)會會長。謝雪芳雙腿關節(jié)嚴重變形,坐著輪椅幫助貧困家庭募捐;走訪邊遠家庭時,她雙手撐地挪動身軀。在任20多年里,謝雪芳的足跡,遍及全縣236個村莊甚至是偏遠的自然村落,身體力行為貧困百姓排憂解難。曾獲評全國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全國計劃生育協(xié)會先進工作者、最美協(xié)會人——中國計生協(xié)十佳人物、省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
平凡崗位,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20多年來,謝雪芳走訪慰問2000多戶困難戶,從救助貧困母親到生育關懷行動;從計生“三結合”到計生“五項工程”;從關愛婦女生殖健康到青春健康教育進校園;從嬰幼兒早期發(fā)展到農(nóng)村女孩戶女兒圓大學夢;從關注留守兒童到關懷計生特殊家庭;從關心流動人口到計生家庭權利維護;從關愛失獨家庭到農(nóng)村計生群眾意外傷害保險;從小額貼息貸款幫扶到幸福工程項目,無不傾注著謝雪芳的真情和心血。盡管長期的跋山涉水讓她的步履日益蹣跚,滿身病痛,但她始終用不變的初心詮釋著一名黨員的錚錚誓言。
跋山涉水 不落一戶
“我就是爬,也得到他們家里。”當有人問謝雪芳腿疾如此嚴重為何還總要親力親為,謝雪芳說:“身為計生協(xié)會的負責人,帶動鎮(zhèn)、村兩級干部一起及時上門關心慰問,他們就能得到各級的關懷,得到一點安慰和鼓勵,就有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撐。”帶著這樣的信念,盡管關節(jié)炎纏身,她沒落下該走訪的每一戶計生戶。
2012年夏天,一都鎮(zhèn)光山村一獨女戶,丈夫突遭車禍身亡,得到消息的謝雪芳連忙帶著慰問金直奔一都。那戶人家住在大山的半山腰處,剛下過雨,路難走,有人建議托人把慰問金帶上去,或者叫他們下來拿。但謝雪芳還是堅持要親自上門。患嚴重關節(jié)炎的她好不容易撐到那戶人家,下山時,有些陡急的路段,行動不便的她雙手撐地,臀部緊貼地面,慢慢挪動。
還一次,謝雪芳去慰問吾峰鎮(zhèn)侯龍村的一戶失獨家庭,因是又窄又陡凹凸不平的土路,汽車無法開到其家門口,村干部們提議讓這對夫婦到村部來,謝雪芳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戶的家庭情況。最后,謝雪芳坐上了村干部的摩托車,緊緊抓住車構架,閉上眼睛,迎著飛揚的塵土,一路顛簸到陳德枝家。
心系群眾 甘于奉獻
在謝雪芳家里,有兩本電話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困難群眾的聯(lián)系電話,而與他們相關的住處、家庭、身體等等情況,事無巨細,老謝都能一一道來。
謝雪芳心里裝的都是計生困難群眾,不僅自己資助,還時常發(fā)動家人做慈善。石鼓鎮(zhèn)桃星村16歲的鄭毓斐,父親因病離世,母親改嫁,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知情后,謝雪芳不但自己掏出1500元資助他,還動員女兒也捐出1500元。“爺爺奶奶六七十歲了,她以后怎么辦呢?”謝雪芳讓女兒負責起鄭毓斐的“以后”,逢年過節(jié)把鄭毓斐喊來家里吃飯,為她加油鼓勁,給她溫暖。
任職期間,謝雪芳靠著個人力量籌集到的幫扶資金達200多萬元。為了源源不斷幫扶困難群眾,謝雪芳在2000年千方百計成立了貧困母親基金會,向永春縣領導班子、相關部門,又到香港募捐,最終籌集到90多萬元基金。此后邊幫扶邊籌集,直到2010年還有40多萬元轉入生育關懷基金會。
2012年開始,老謝又建議動員全縣各村成立5萬元以上的生育關懷基金會,用于開展助學、扶貧、慈善等公益事業(yè),“讓村干部辦實事,讓鄉(xiāng)賢有支持家鄉(xiāng)建設的平臺”。全縣88.14%的村成立了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