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殘志堅,20年堅守平凡崗位,心懷一個“愛”字,用自己樸實的言行闡述著“教師”二字。
毛文丑,男,1975年2月生,閩清縣下祝鄉杉村學校教師。他從小左腿殘疾,憑著堅強毅力考上大學,畢業后毅然決定回山里任教。20年來,懷著“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呵護”的初心,堅守大山深處。他身殘志堅,孜孜不倦地用汗水澆灌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茁壯成長,幫助無數山區兒童走出大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無怨無悔的教育初心。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福建省“最美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福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入選“福州好人榜”、閩清縣“身邊好人”。
小時候的一場大病,讓他的左腿致殘,不與命運屈服的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福建師范大學。1999年夏天,24歲的毛文丑從福建師范大學畢業,便來到閩清縣杉村學校,夢想讓他在這個偏遠的村莊落地發芽。
近二十年,他孜孜不倦、身殘志堅,堅守平凡崗位,認真履行人民教師的職責,用汗水澆灌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茁壯成長。他心懷一個“愛”字,用自己樸實的言行和敬業精神闡述著“教師”二字。
山里長大的我知道山里娃更需要我
九十年代的杉村,條件艱苦,教學設施欠缺。毛文丑說:“我是山里長大,從山里出去的,我知道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的呵護!”剛到學校時,毛老師除了任教自己的專業化學課外,還時常兼顧其它多門學科的教學任務。
毛老師克服病痛,拖著病腿徒步山路挨個家訪,了解學生學習困難情況。他還針對不同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備課、當面批改作業,對于進步較慢的學生及時談話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中考,他所教的化學科取得了全縣中學優秀率、平均分第二名的好成績,且歷年教學成績均居全縣前茅。毛文丑教學成績優異,城里的學校多次商調他,可他都婉拒了。“不能讓孩子們沒有了化學老師”這就是他堅守鄉村的理由。2019年4月,他左膝關節嚴重受傷,打著夾板,醫生叮囑他要靜養休息,然而他堅持要回學校,拄著拐杖上課,直到學生參加中考,從未因病落下過一節課。
他樂觀向上,他利用課下時間帶領大家打乒乓球鍛煉身體,并多次參加福州市殘疾人運動會乒乓球比賽,曾獲2012年單打、團體冠軍,2016年單打亞軍,并獲第四屆福州市殘疾人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給他們自信與希望
課堂外的毛老師,有一顆慈父般的心。他說:山里的孩子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沒自信,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希望。我多鼓勵他們,給他們自信與希望,只要讓他們走上正路我這個老師就算沒白當。
2012年,班上有一名叫毛行穎的學生,屬于典型的留守兒童。因其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在家無人監管,從小學就泡在網吧,通宵玩游戲,白天在課堂精神萎靡,甚至缺席。毛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將毛行穎拉回課堂,毛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單獨為其“開小灶”,帶他打球,樹立自信心。慢慢地,毛行穎融入班級的大家庭,學習成績也得到提升。他始終對學困生抱著不放棄的態度,很多學困生在他細微的關愛下取得進步,跟他成了知心朋友。許多已畢業的學生常回來找毛老師談心,已經從浙江大學碩士畢業的林梅嬌同學,非常感激我們初中老師:“記得老師還帶我打點滴,熬番鴨湯給我喝,我父母都沒這么上心。老師的好,讓我更加熱愛學習!”還有今年正在廈門大學攻讀研究生電化學專業陳世鍵同學,春節回來到學校跟我說:我選擇化學專業,是受到您影響,您是我啟蒙老師。
面對山里娃,我當全力以赴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毛老師清楚地知道,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二十年教學,毛老師有十九年送畢業班的經歷。他常說:我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績,面對山里娃,我當全力以赴。
他在致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也堅持鉆研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小班化新穎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近幾年農村生源嚴重匱乏,一個班級只有幾個學生,但毛老師依舊不放棄,在2017年中考取得全縣平均分第一名優異成績。工作之余,他也不忘為自己“充電”,提升自身職業素養。2018年4月參加2018年福建省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省級培訓(初中化學班)。
一根粉筆、三尺講臺,20個春秋里,砥礪前行的毛文丑將繼續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播撒在大山深處,用自己的關懷呵護一個個青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