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向工作人員咨詢法律問題
《我與憲法,一鷺同行》《海滄——30周年》《弘揚憲法精神》《我們與憲法的距離》《萌娃來普法》《執法尊法守法,從小做起》……在昨日的海滄區國家憲法日大型法治宣傳活動中,一條條以普法為主題的抖音視頻相繼登上銀幕,贏得現場市民的熱烈掌聲。
記者從海滄區司法局了解到,為了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尤其是年輕人參與全民普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入發掘并集中傳播一批社會公眾自編自導自演又喜聞樂見的網絡普法精品,并在互聯網上形成更為濃郁的網絡法治文化氛圍,海滄區司法局舉辦了一場海滄普法抖音大賽,征集到優秀作品30部,在網絡上獲得瀏覽量超過7萬次,點贊量達2400次。
“法律法規內容做成的抖音視頻一點都不枯燥,這樣的宣傳生動形象,看一遍抵得上無數次說教,讓我們在娛樂中學到很多法律常識。”市民周善峰說,希望海滄能多推出抖音普法視頻。
海滄區司法局深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精準普法、互動普法工作,是推動法治宣傳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的關鍵一環。在昨天的活動中,海滄區普法動漫宣傳片《和諧婚姻,守法共濟》舉行首映,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生動鮮活的故事情節和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不難窺見,無論是舉辦抖音大賽,還是制作普法動漫宣傳片,都是海滄區以創新的思維推動普法實效再提升的生動縮影。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平安海滄建設,全力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不斷豐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完善訴調對接、警民聯調、檢調對接等多種形式的銜接機制;出臺《關于開展“訪調對接”工作方案》,推動網上信訪工作;大膽探索涉臺社會治理創新……記者了解到,“七五”普法開展以來,海滄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社會治理法治化、智慧普法、涉臺法律服務三箭齊發,有效推動了全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海滄區司法局看來,普法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任務,只有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更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全方位、多聲部地把法律法規尤其是憲法講準、講透、講活,講進群眾心中。
【科技助力】
智慧普法更便捷
海滄區司法局持續探索“智慧普法”新品牌,通過開發海滄區公共法律云平臺、“AI+家庭律師”微信小程序,創新打造海滄公共法律服務一體機等,形成“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
“大家好,我是AI人工智能法律咨詢機器人,今后有什么法律問題歡迎您找我咨詢。”昨日現場,兼具可愛外表和優秀功能的AI人工智能法律咨詢機器人一登場,就受到現場市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如何運用科技手段提高普法精準度、提升法律服務均等化?海滄區司法局持續探索“智慧普法”新品牌,不斷將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延伸至基層,為群眾提供便利化、智能化、專業化法治服務,形成“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
2017年,海滄區司法局開發了以“微信服務號+微信小程序+App”為基礎,以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海滄區公共法律云平臺;2018年,引進了AI人工智能法律咨詢機器人;今年,又在全國首創開發“AI+家庭律師”微信小程序,為每名在海滄工作生活的市民提供免費的“家庭律師”簽約服務……
“只要在手機上打開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戶就能找到家庭律師,很方便。”市民陳女士說,之前自己在小程序上咨詢婚姻相關法律問題,不僅回復及時,還能精準找到最擅長處理婚姻問題的律師,非常智能。
今年9月,為更好地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由海滄區司法局創新打造的海滄公共法律服務一體機,在海滄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及新陽、海滄、東孚、嵩嶼4個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正式上線。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提供7×24小時全時空智能法律咨詢,實現多項公共法律服務的咨詢、辦理和查詢功能,可全方位提供公共法律綜合服務。
在海滄區公共法律云平臺上,“海滄e調解”實現調解全過程互聯網化,最大限度提供便捷的調解服務,同樣得到廣大海滄市民的歡迎和認可。今年6月,通過“海滄e調解”平臺,全流程線上化解了一起跨域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成為全國首個通過線上“訴調對接”成功調解的案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海滄e調解”平臺咨詢人數達960人,調解成功案件212件。
“目前,云平臺集成了學法、咨詢、法律事務辦理、人民調解等一條龍服務,粉絲量突破8萬人。”海滄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平臺以及公眾微信推文已多次進入法制網輿情中心組織的微信影響力排行榜前十名和微信十大熱文排行榜,并在今年光明網組織的第六屆“政法系統新媒體應用案例”推選活動中,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十佳新媒體案例獎”,“海滄e調解”項目榮獲“2019年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優秀解決方案”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