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 打造市場風向標
本次斗茶初賽時間從11月上旬到12月中旬,由兩岸斗茶組委會各分會、分賽區自行組織比賽,目前已經開始征集茶樣。兩岸斗茶繼續采用兩岸頂級茶葉專家共同制定的兩岸烏龍茶評審標準進行審評。
今年,兩岸斗茶參賽范圍繼續擴大,目前兩岸斗茶賽區包括廈門、臺灣、武夷山、安溪、漳州(含平和、南靖、華安)、汕頭、云南等。同時,兩岸斗茶品種品類仍然不斷增加,有清香型鐵觀音、濃香型鐵觀音、大紅袍、紅茶、青心烏龍、白茶、白芽奇蘭、普洱茶等八大類。
斗茶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在海峽兩岸皆有傳承。2005年,廈門晚報社首次舉辦“閩南斗茶”活動,2011年,升格為“兩岸斗茶”。2014年至今,海滄連續5年參與主辦兩岸斗茶節。如今,兩岸斗茶已經成為橫跨兩岸、時間長、范圍廣、權威性高的兩岸茶界交流活動和兩岸茶葉市場風向標。
【聲音】
一片小茶葉 見證大發展
海滄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江根云:兩岸斗茶在海滄舉辦,搭建了兩岸茶文化交流的新平臺,有助于促進產業創新和交融,推進兩岸民眾文化和情感交流,增強兩岸民間認同感和親近感。活動的舉辦,將促進兩岸深入交流與共同發展,推動海滄區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讓兩岸茶人同品文化精髓,共享盛世樂活。
海滄成兩岸斗茶福地
臺灣嘉義縣阿里山茶業協會會長官建安:兩岸斗茶已經在海滄舉辦多年,海滄已成為兩岸斗茶的福地。2011年臺灣阿里山茶業協會加入到斗茶活動中來。多年來,這個活動活躍了兩岸民眾對中國茶文化的認知,同時也增強了兩岸茶文化的交流,臺灣茶也希望借助海滄這個海絲文化的重要支點,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為兩岸文化交流添柴加薪
廈門銀行副行長劉永斌:廈門銀行長期致力于打造“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不遺余力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廈門銀行多年來持續與兩岸斗茶合作,通過這一平臺為兩岸文化交流添柴加薪,為兩岸民眾以茶會友、傳播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牽線搭橋,讓兩岸情緣更親厚、更濃郁。
強化兩岸茶產業合作
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常務副總經理陳志雄:兩岸斗茶不僅僅是“斗茶”或“品茶”,已經成為兩岸茶文化交流的品牌平臺。事實上,“海堤茶葉”始終致力于成為兩岸茶產業發展的見證者、推動者。今年,中茶公司將加大臺灣高山烏龍茶的研發及推廣力度,將臺灣高山烏龍茶作為高端戰略產品做優做強,強化兩岸茶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