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9海峽兩岸漢字節配套競賽活動,即《海西晨報》與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樂活漢字·魅力文化”2019漢字文化創意大賽結束作品征集、初選后,進入了最后一輪的評審階段。來自海峽兩岸的參賽者共1200多件作品進行創意大比拼,角逐設計大賽各個獎項。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副主任、副教授甘森忠表示,此次兩岸各界人士報名參賽十分積極,不僅作品數量超往年,題材、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在評比現場,記者注意到,有的參賽作品通過十二生肖的漢字演變,展現傳統生肖魅力;有的作品結合科技手段,通過電腦演繹昆蟲與漢字的微妙關系;有的作品富有文創實用性,將漢字設計融入八音盒中。
大賽邀請兩岸漢字文化領域的權威專家擔任評審,包括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世界設計組織聯合會副主席王子源,臺灣東方設計大學教授、國際華文設計展及交流活動策展人吳淑明,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執行主席吳煒晨等。評審期間,評委從畫面、造型和創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挑選出符合大賽主題的優勝作品。
據悉,兩岸漢字文化創意競賽結果將于10月19日揭曉,獲獎的優秀作品還將亮相兩岸漢字創意展覽。主辦方表示,海峽兩岸漢字節已舉辦11年,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品牌。兩岸漢字創意大賽自首屆開賽以來,備受兩岸文化設計界人士關注,今年的比賽依舊是漢字節的一大亮點,吸引兩岸青年廣泛參與,將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