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天心島小學學生快樂成長。
北師大附校啦啦隊為同伴們加油。
昨天下午,海滄區舉行全區教育大會暨第35個教師節慶祝活動。記者從大會上獲悉,今年3月底,海滄區被省教育督導委員會正式認定為福建省教育強區,今年全區中考均分超過市均分,排名島外四區第一名。這些榮譽和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海滄區委區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決心和信心,離不開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和加快人才培養的戰略理念。教育大會提出,力爭到2022年,解決好“有學上”“上好學”問題,推動教育發展、教育質量、教育均衡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學校建設】
今年計劃竣工12個項目,三年新增學位超2.9萬個
海滄教育蓬勃發展,面對不斷增長的學位需求,個別學校增開班級或安排學生到生活區以外的學校就學。此外,海滄區快馬加鞭建設學校,今年計劃竣工的教育基礎設施項目有12個,其中,蕓美幼兒園、洪塘學校小學部等9個項目已竣工。計劃開工8個項目,其中,新陽西中學、鼎美中學、馬鑾西小學、一農小學4個項目已開工。
記者從海滄區教育局了解到,到2022年,海滄將新增幼兒園學位4680個,新增小學學位15390個,新增初中學位9300個,新增高中項目2個。
【師資培訓】
請日本專家來指導,邀請上海名師來海滄建工作室
新學年伊始,海滄區203位新教師上崗,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驗豐富的優秀骨干教師,也有畢業于985、211高校的“95后”。海滄區始終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不僅每年暑期組織大批教師到外地培訓,還與多所全國師范院校建立師資培訓機制。
不久前,海滄區請來國際級教育改革專家佐藤學為教師學習共同體指導。佐藤學被認為是日本學校教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因倡導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備受推崇。“佐藤學是海滄教育‘敢攀高枝’的一個體現。”海滄區教育局副局長孫民云說,這幾年的教師培訓,海滄區有意識地對標先進地區,邀請上海名師到海滄建立名師工作室,讓老師在海滄就可以享受優質培訓。
目前,名師工作室超過60個,異地名師工作室就有7個。孫民云說,接下去,海滄區還要推動校長和骨干教師赴境外開展研修、研訓,提高區域的國際教育能力。
【合作辦學】
高位嫁接優質教育資源 “學區化辦學”抱團發展
2003年,海滄區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創辦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短短十余年間,華中師大、東北師大也到海滄區合作辦學,國內師范教育三大巨頭齊聚海滄。同時,海滄區還積極推動本地名校(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外國語學校)設立新校區或開展合作辦學,通過高位嫁接優質資源,有效提升教育質量。
2017年,海滄區率先啟動學區化試點工作,華中師范大學海滄附屬中學、華中師范大學海滄附屬小學、錦里小學、海滄中心小學、青礁小學等五所學校組成“學區”,成立“學區”中心教研組,共享資源,抱團發展。兩年來,學區化辦學效果可見一斑,學區內捆綁的學校不僅明顯提升教育質量,在發展前行中也更具活力。海滄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原先是各掃門前雪,結成“聯盟”后手拉手,效果更好,有效地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目前,海滄區已經有兩個片區啟動學區化辦學試點,接下來還要啟動新陽片區試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