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共其樂,真愛無多言
蘇永印平素常懷感恩之心,深知母親將兄弟姊妹幾個養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萬苦。成年組建家庭后,他十分關心母親的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帶頭作用,不攀不比,盡心盡力,讓母親豐衣足食過晚年。母親90歲的時候查出膀胱癌,因年事高,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保守治療,他每天細心照料。后來病情復發,由于他平時照顧周到,母親身體狀況不錯,經過一系列的身體健康評估后,醫生給她做了手術。經過幾次住院治療后,母親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他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母親。
他體諒弟弟姊妹各自的難處,在妻兒的配合下,平日里擔負起照顧、護理母親的全部職責。督促吃藥、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等日常護理,他都親力親為。每天晚上,他都要起來巡視幾次,看看母親是否睡得安寧、被子有沒有蓋好。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他也照樣披衣而起,不曾停歇。有時母親睡不好,他就陪著說話解悶,直到母親有了睡意,幫她蓋好被子后才離開。后來,蘇永印干脆和母親睡在一間屋子,以防母親獨自起來行走發生意外。
孝親不止于物質生活,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奉養。閱讀是蘇永印的家庭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種生活方式。蘇永印的母親平時手不釋卷,在書里自得其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早期遠行的見聞體驗及海量的閱讀,使得她知識淵博,眼界開闊,即使年歲已高,還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習慣。蘇永印為了讓母親享受閱讀的快樂,常年為母親訂閱書籍報刊。每當做完農活,他有空閑的時候就和母親一起讀書。母親常常坐在沙發上讀書,看起書來心無旁騖,蘇永印在一旁隨手拿起一本書,也讀得津津有味,母子二人一同在書海里遨游。于書中有所得時則與母親同欣喜,有所惑則存疑俟解,各得其樂。
“德者,本也”,孝是德之本,行孝是善心的體現,愛心的寫照,耐心的考驗。蘇永印正是這樣,以感恩之心默默地回報著母親的養育之恩,踐行著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他身體力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弘揚孝親敬老精神,培養后代孝親養老的優秀品德,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