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品逸,民航廈門空管站管制運行部空中交通管制員。
大學期間,就參加了學校紅十字會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短短4年,他捐獻過3次全血,近十次機采血小板。每次機采血小板庫存告急時,血站工作人員會和他聯(lián)系,只要時間、身體狀況允許,他都不會拒絕。
2015年,大學期間,他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就毫不猶豫地志愿完成了血樣采集,加入中華骨髓庫。2019年3月,一接到配型成功的聯(lián)系后,萬品逸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概率如此之小,居然讓我碰上了。世上有個人與我如此有緣,我不能補救。”
然而,母親一開始卻反對。萬品逸始終很堅持,他告訴母親:“這個事情我已打定主意,請您支持我。”看著孩子的支持,雷女士開始查閱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資料,并咨詢醫(yī)生朋友。最終,她明白這并不會影響捐獻者的身體健康,終于松口。
6月14日起,萬品逸來到廈門市第一醫(yī)院,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最后準備。為期4天,每天2次注射造血干細胞動員劑,讓體內的造血干細胞陸續(xù)進入到外周血液中,以便于下一步的分離、采樣。為了最大限度確保捐獻順利進行,萬品逸從接到通知決定捐獻后就開始清淡健康飲食并加強鍛煉,從而以最佳的身體狀態(tài)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的造血干細胞。
6月18日,采集當天,早上6點整,萬品逸準時進入采集室。歷經6個多小時,采集終于順利結束。手捧著這份溫熱的造血干細胞,萬品逸說:“這是我一生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一個瀕臨垂危的病患,這是我的幸運,也是莫大的欣慰。”廈門空管站高度重視這份空管員工捐獻的“救命血”,第一時間為其開辟空中“綠色通道”,安排第一時間起飛,快速飛往上海。而萬品逸最大的愿望就是這份凝結著自己深情厚誼的生命種子,能創(chuàng)造出生命的奇跡。
問及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初衷,萬品逸說:“很多人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不了解,認為捐獻造血干細胞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因此,很多的白血病患者由于找不到相匹配的造血干細胞而使家庭承受離別的痛苦,希望通過這次我的捐獻,能幫助到大家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的重新認識,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中華骨髓庫,讓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能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