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玉是涵江區三江口鎮哆前小學的一名教師,從教三十多年的程老師不僅在工作上兢兢業業,面對困難學子,她更是不遺余力,對殘疾學生關懷備至、對特困戶子女體貼無微。她以一顆善良赤誠之心,詮釋著一名人民教師的博大胸懷。
1985年,程文玉還是民辦教師,任一年(2)班班主任。招生時,她懷著強烈的同情心,把一位患過小兒麻痹癥雙腳癱瘓的女孩志清招收入學。每天背她上學、放學。當時她月薪才36元,家庭經濟的拮據和為了照顧志清而影響照顧自己孩子的雙重積怨,使她婆婆很難理解。為讓志清能跟班學習,她委曲求全,每天起早摸黑,努力做好里里外外的一切事務,雖然含辛茹苦,卻毫無怨言,終于得到婆婆的諒解。她幫助孩子們建立了學雷鋒小組,在學雷鋒活動中,同學們負起了背志清的任務,六年如一日,使這位孩子幸福地在班里完成了學業,并順利考入中學。
程老師不僅對殘疾學生關懷備至,而且對特困戶的子女也懷著一顆熾熱的愛心。哆后村鄭毛仔,一年內,90歲的老母和駝背的妻子先后去世,欠下五千多元債務,眼看女兒嚇妹就要中途輟學,心急如焚。程老師知情后及時向校領導反映情況,破例為嚇妹減免學費,并用自己的錢為嚇妹交了學雜費,還送給她許多學習用品。由于長期營養不足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嚇妹頭暈難忍,期中考后病倒了,程老師獲悉后立即買了補品上門看望;當嚇妹病情好轉時,她又利用課余時間為嚇妹補課。嚇妹病愈后發奮學習,終于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中學。為了支持嚇妹繼續上中學,家境并不寬裕的程老師每學期都把50元錢送到嚇妹手中。
程老師一向關愛弱勢群體,樂善好施。有次,她和愛人路過廟前,看到一個孩子從樹上摔下來,她急忙上前抱起孩子,讓愛人通知其家長,一起坐車上涵江醫院檢查。又有一次程老師在路上看到一群孩子在工地上打石子仗,其中一個孩子眼角被砸到,其他孩子嚇壞了,紛紛逃走。經了解,這些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力不從心,致使孩子養成厭學、打架等不良習慣。她分別給這些兒童的家長打了電話,讓他們經常與兒女聯系,溝通情感。一有空,她還主動上他們家為他們輔導功課;每到書店,都要帶回一些好書贈送他們。他們的家長逢人便說:“程老師真好!”
2005年,程文玉的家鄉要修筑一條從東宮到海堤邊兩千米的公路,需要大筆資金。為了建路需要,剛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不久的她,拄著雙拐與領導小組成員一起挨家挨戶集資。碰到下雨天,她愛人不放心,一路上為她撐傘。鄉親們見了,感動之余紛紛捐款,使道路如期竣工。
除了“愛”以外,世界上最美麗的動詞是“幫助”。三十幾年來,程文玉老師一直用實際行動詮釋“助人為樂”的真諦。她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無私奉獻;她對殘疾學生細心照料,盡心盡力;她幫助困難學生,全心全意;她扶助孤老幼小,無怨無悔。她,師者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