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慈善——助力脫貧,提升幸福指數
這幾年來,湖里區慈善事業發展迅速,救助實力明顯增強,救助效果十分顯著,是湖里區唯一一家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5A級慈善組織,在全市慈善事業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國家、省、市、區各級表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慈善資金實現了快速增長。從成立伊始擁有的30多萬慈善資金增長至1億2千萬,實際到賬近億元;二是救助范圍實現了全覆蓋。建立起“濟困、助學、扶孤、安老、幫殘、助病、賑災”的全方位救助體系,同時以購買專業服務的形式服務百姓,并扶持民非機構發展;三是健全區-街-居三級慈善組織網絡建設。5個街道設立慈善分會和慈善超市,53個社區設立慈善驛站,形成三級審核制度,實現了點對點救助,切實加強了慈善工作的層層落實;四是慈善的公信力得到提升。內部建設與外部監管相結合,主動公開財務信息,打造陽光慈善;五是慈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和慈善工作者,在參加工作的7年間,她從幾組數字上見證了這幾年廈門特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慈善事業的發展。2011年,幫扶的貧困對象數量達到2千多戶共5千多人;2016年,這一數字銳減為7百多戶共1千多人。慈善救助范圍逐步覆蓋全區低保、低收入和困難戶,各項慈善項目的救助范圍和力度也逐年提高:助學獎學項目覆蓋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助學金額最高達1萬元,比2011年提高67%-200%;大病救助金額最高達8千元,提高60%……
耕耘慈善——感動常在,續寫美麗篇章
工作時候的她嚴肅認真,一副“高冷”模樣,被同仁們戲稱為慈善界的“拼命三娘”;而與人交談時候的她臉上永遠掛著笑容,像鄰家女孩般陽光溫暖,是親和力十足的女生。
她說,慈善是一個復雜又有趣的行業,回報給她的已遠超出當初的憧憬。慈善是一種職業,但不是一般的職業。慈善行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你在行走的過程中將不斷突破自我,愈發清晰地感覺到生命的綻放!她在這個行業里遇到了許多非常優秀的人,他們精于專業,堅持知行合一地不斷探索。建設和諧社會的宏大目標,被他們化為每一次具體的行動和每一個溫柔和善的笑容。當自己作為一條小河激情蕩漾的時候,面對他們,才明白什么叫海納百川。
行善,不只需要愛心和熱情,更需要能力、勇氣和智慧!公益慈善事業更需要將各種資源與善心、理想結合在一起的智慧、想像力,持續的努力與堅韌不拔的意志,保證高效率解決問題的專業方法,以公開透明贏得更多信任和支持的坦蕩胸懷。慈善工作者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繼續探尋行善的智慧,努力讓善行落到實處。
善很簡單,簡單到做好本職工作也是一種善:公務人員能克己奉公、執政為民,體恤民間疾苦,是為善;企業家,不僅能把企業當家,也把社會當家,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更多的稅源、更物美價廉的產品、更多更好的就業崗位,也是一種善;慈善機構為愛心人士和弱勢群體架起愛心橋梁,善款最大程度地得到善用,是為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