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樂善好施,履行社會責任
葉小清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做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行一方慈善,解一爿危難。他將“誠信為本”升華為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能擁有今天這番事業,都是社會各界幫襯的結果。”他始終以一顆赤誠的心對待員工、回報社會。“我們倡導員工愛崗敬業,企業首先是更多地關愛員工。”哪個員工生活困難,哪個員工家屬生病住院,他都記在心里,及時幫扶。他始終堅持分享企業成長機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把建造精品工程、提供社會就業、依法繳納稅收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第一任務的同時,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積極回饋社會。2011年1月,村民薛永章因病去世,因治病欠下了不少的債務加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葉小清毫不猶豫地給遺屬捐獻了5萬元,及時向困難戶伸出了援助之手;2012年4月,捐贈援寧工作經費20萬元;2012年6月,捐贈長泰縣商會工作經費50萬元;2013年01月捐贈長泰縣慈善總會(用于巖溪上蔡小學文化校園建設)2萬元;2015年7月捐贈慈善總會(白血病患者陳俊杰醫療費)1萬元;2015年10月31日,捐贈漳州大學建工系實訓服裝100套;2019年4月,捐贈云霄慈善總會50萬元,用于救助社會失學兒童、特困家庭,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建筑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老板多,打工的把活干完了,老板卻不見了。作為一名在農村長大的老板,他深知農民的不易,這方面他做得非常好,從不拖欠工人工資,有的工人急需用錢,也可提前拿錢,借錢都行。長泰金里花園一期項目的木工班組在進場時資金上出現了困難,向公司提出預支工程款100多萬,葉小清毫不猶豫答應了。跟他干過活的人,都說葉董人不錯,講信用。
社會責任的承擔,是企業自我要求高度的提升,葉小清深知作為一家有理想、追求長遠發展的建筑企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時刻不忘回報社會。興巖人歷來就以公益事業為己任,并不斷發展和持續推進,將社會責任的執行體現到方方面面,融入企業的深層文化之中。
三、真情實意,構建和諧企業
企業發展靠人才,人才素質靠培養。葉小清在企業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實現興巖集團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集團高度重視人力資本的持續增值,在追求產品及業務保持業內領先地位的同時,還追求整體人才素質在業內的領先地位,每年花費數百萬元為員工提供豐富的培訓與學習機會,幫助員工持續成長。制定“人才工程”規劃,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提高員工隊伍素質,選派一批批中青年管理技術骨干參加經營管理課程的培訓,經常邀請專家教授來集團舉辦講座,對取得繼續教育證書或專業技術職稱的員工全額報銷費用。葉小清十分注重“家”文化建設,為外地員工安排新宿舍、新家具,開辦員工食堂,辦理子女轉學、入學手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了激勵先進,集團每年都會分期分批組織優秀骨干員工到國內外考察旅游。開展 “金秋助學”活動,獎勵職工子女升學。葉小清積極支持黨建、工會開展工作,撥出專項經費興辦 “職工之家”,購置圖書、報刊、雜志和文體器材,組織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訓練和文體活動,寓教于樂,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強健體魄,培養員工“愛國、感恩、誠信、包容、責任、擔當”的企業精神,踐行“感恩社會、關愛他人”的興巖價值觀,創建和諧企業,興巖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
他,是一位樸實、憨厚、仗義的漢子;他,多年摸爬滾打,多次默默奉獻;他,在摸爬滾打中鑄就了豪情本色;他,在默默奉獻中彰顯了大愛風采! “敢闖敢為,誠實守信,富有愛心”就是他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