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小朋友,熱情的小伙子,憨厚的大叔,一共五個最純樸的村民,在面對群眾的危急,沒有考慮、沒有猶豫,恁是憑著一份睿智、一份勇敢、一份善良,化為超人“組團”救下了一位73歲的落水老人,演繹了一段見義勇為的故事,將文明實踐于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其實他們都不是超人,小的只有7歲,老的年逾花甲,比你我更普通,有的還需要家長的教導,有的還需要兒女的照顧。然而,他們又是不平凡的,他們有顆金子般的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計得失,挺身而出。純樸的村民尚能演繹大義,新時代的你和我,更應當勇于參加文明實踐,勿做圍觀的吃瓜群眾,對冷漠和圍觀說“不”。
我們能夠想到,當地震來臨時,第一時間空降到震區的人為了什么?當洪水來臨時,不休不眠守護大堤的人為了什么;當雪災來臨時,攀爬于叢林高塔的人為了什么?他們不是超人,也非圣人,只是他們都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放在第一位,用生命實踐著文明。雨雪天氣里,志愿者掃除積雪積水為市民開路;上班高峰期,志愿者于穿梭的車流中指引交通;學校門口,志愿者來回護送孩童過馬路。他們也正是看到了群眾的困難和需要,不愿置身事外做吃瓜群眾,在平凡的崗位、平淡的生活中點滴做起,自覺參加文明實踐。正因為有他們,我們的人民更幸福,我們的社會更安定,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文明實踐,不是虛情假意地“我要嫁給流浪大師”,而是從身邊做起做好垃圾分類,助力藍天保衛戰;不是煞有介事地推著行人過馬路,而是需在斑馬線上主動停車,避讓行人;不是人工呼吸的曖昧玩笑,而是需要在別人生命遇到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緊急救援。相比五位純樸的村民,某些外表光鮮,把文明行為當笑話演繹的網紅們,是不是也該歇一歇,想一想了。他們應該想一想“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傳統,看是損人利己還是造福社會;他們更應該想一想新時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看自己有沒有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好自己該做的那點事。
文明實踐,需要把群眾的困難和需求當成自己施善的出發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如那五位純樸的村民,發自內心的施善,在群眾急、難、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救與不救”“扶與不扶”“施與不施”的討論可以休矣,在新時代文明春風里,這已是無需討論的偽命題。遇人不救怕攤事、遇人倒地怕碰瓷、遇人乞求怕被騙,這都是吃瓜圍觀者懦弱、陰暗、歧視的內心發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朗朗乾坤,公道自在人心,法律自有公斷,樂善好施、見義勇為就是正道。收起吃瓜群眾的那點小心思勇敢地參加文明實踐吧,社會會看得見,人民會記住你,自己的人格也將在新時代文明的春風里得到升華。(胡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