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油畫教學課上,學員們認真傾聽老師講解。
公益書法課上,老師在指導孩子握筆。
青礁小學學生成了志愿者,一起美化蘆塘書院環境。
古樹婆娑,綠水潺潺,閩南傳統民居煥發活力;書聲瑯瑯,志愿者身影隨處可見,新時代文明實踐如火如荼。
2016年12月,蘆塘書院揭牌,作為青礁村村民的公眾大學堂,傳播耕讀文化;去年12月,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托蘆塘書院成立,統籌村內公共文化陣地資源和志愿服務力量,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青礁村的開展和傳播提供有效載體,貼心服務村民,凝聚村民力量,讓他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落在行動上。
“共建共治共享”的標語,不僅在青礁村的村道上隨處可見,也被落實到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方方面面。
整合陣地資源 服務凝聚村民
步入青礁村,只見田野綠意盎然,林間鋪就綠道觀景,一派田園好風光。作為鄉村振興市級重點示范村,青礁村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建設,保留鄉村田園肌理和傳統文化建筑,打造了蘆塘書院、院前大河角、老人會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開設公益培訓,開展文娛演出,組織廣場舞、籃球等體育活動……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后,立即整合了村內現有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資源,構建起教育服務、文化服務、體育健身服務等多個平臺。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余芳介紹,實踐站還規劃將蘆塘社一處百年紅磚古厝———官宅打造成又一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場所,系統展示青礁村的文化內涵,如科舉文化、耕讀文化等。
依托這些平臺,村民既得實惠又受教益。去年12月,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邀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畫院副秘書長康明義在蘆塘書院設立工作室,開展藝術入村的公益培訓教學??得髁x在青礁村開設的油畫、書法、剪紙等課程頗受歡迎,時常滿座。
余芳從小喜歡繪畫,借這次公益培訓,她也學習了油畫?!耙黄甬嫯嫷臅r候,你會發現,有的村民天賦極高,很會調色。”她說,培訓也是村民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
不僅如此,海滄區老年大學也在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教學點,推出廣場舞、太極等課程。首期一推出,名額就被村民搶光了。日前,布袋戲人才培訓班也在蘆塘書院廣場的舞臺上開課,吸引不少村民前來學習操縱木偶,唱上一段三句半。
上惠及老,下育及小。蘆塘書院于2016年與青礁小學共建,率先開辦“四點鐘課堂”,服務青少年的活動不斷。青礁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后,延續共建,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習勞知感恩”等活動。此外,蘆塘研學營地也正逐步成形,作為校外延伸平臺,它將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帶領青少年親近自然,以實踐感悟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