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
實踐滋養社區文明
步入天竺社區,耕讀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通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路上,鋪著刻有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內容的地磚,路一側設置了“鄉愁廊”,還擺著水車、犁、石磨等傳統農業用具,展現昔日農耕的光景;“清風長廊”展示了古代清官故事和小朋友創作的廉政漫畫,弘揚廉政為公的精神……天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利用社區每一處角落設置主題文化宣傳區域,讓社區居民浸潤其中。
今年3月,海滄區老年大學教師辛書漢來到天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大學教學點開設閩南語親子班,他贊嘆:“雖然是一個現代化小區,但是處處藏有關于文化的細節,底蘊深厚?!?/p>
“天竺社區聚集了12個村居的居民,也匯聚了12個村居的文化?!蓖跞恃蟊硎?,為使這些優秀文化代代傳承,社區開辟宣傳區域展示12個村的特色文化,同時成立天竺社區書院作為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傳承共有的耕讀文化精神。
天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書院基礎之上,完善“耕讀文化”系列活動的同時,還引入新思想、新理論的宣講,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世界。
實踐站請來東孚街道非公黨建指導員鄭慶賀開展理論宣講講座。這位東孚街道居民熟悉的老校長,退休之后投身非公黨建工作,積淀十余年宣講經驗。他采取談問題、講故事、說案例的形式,將最新理論思想講給大家聽,廣受社區居民歡迎。
“2月講憲法,3月弘揚雷鋒精神,4月緬懷革命先烈。”王仁洋介紹,天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月開展有關新時代新思想的理論宣講,除了鄭慶賀外,實踐站的理論宣講服務隊還集結了轄區共建單位黨員代表、街道理論政策講師團隊伍的其他人員,為居民獻上一場場精彩講座。
4月份的“育嬰師最佳學員”、5月份的“最美媽媽”、6月份的“四點半課堂優秀學員”……天竺社區自2017年開始組織“每月一評”最美系列評選活動,每月一個主題,評選出身邊的榜樣?!吧磉叺陌駱痈軌蚣ぐl居民的進取之心。在社區評選既樹立典型,又營造了積極進取、同心向善的氛圍?!蓖跞恃笳f道。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和優秀榜樣的引領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天竺社區遍地開花,引導居民對文明新風的認同與自覺踐行,也滋養了社區的文明氛圍。(海西晨報記者 王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