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以孟,男,1932年3月生,倉山區對湖街道師大社區理論宣講員。作為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退伍老兵,他堅持退崗不退休,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十余年來,他親手設計刊出黑板報2500余期2600多版,還帶領福建師范大學學子撰刊,宣傳范圍輻射5個社區9個小區,用這種獨有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解讀熱點民生。曾獲評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倉山區道德模范。
自1951年2月入黨以來,黃以孟同志常說“我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這個身份沒有退休的一天?!?/p>
退休25年來,黃以孟同志堅持退崗不退休,積極投身社區建設。2007年5月,75歲高齡的黃以孟自費創辦社區《黨員宣傳欄》黑板報,義務向社區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分享養生保健知識,倡導文明新風,積極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和踐行者,至今已整整十一年。為辦好黑板報,黃老師每天堅持讀書、看報,提煉內容,先抄在紙上,再排版、設計,甚至用色還十分講究。這樣簡單的事,黃以孟同志堅持了十一年,共出刊2500期2600版,還帶領共建學子撰刊300余期,輻射5個社區9個小區?,F在,看黑板報已經成了社區居民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這種小黑板報的宣傳方式越來越受群眾喜愛,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黑板報總編”。
此外,黃以孟同志還受邀成為“倉山區業余宣講團”、“對湖街道業余講師團”成員,多次參與十九大精神宣講及座談會,2018年以來,已開展基層業余宣講10余場。2003年至今,黃以孟同志以自己實際行動為學子們做表率, 15年薪火相傳,他先后培養了130余名高校志愿者。他還創辦了“忘年”刊物,整理匯編約10萬字的《忘年情十年共建的歷史記憶》,收錄各類活動照片70余幅,為開展老少共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2014年,《新華每日電訊》、《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福州日報》、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等約10余家報刊媒體先后對黃以孟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稱其為“正風反腐社區義務宣傳員”;2015年新華網及人民網均發表了題為《中央反腐精神宣傳到社區》的宣傳報道。2016年12月,福州新聞網舉辦了“十年同行 感恩有你”《老百姓?新福州》贈書活動,書中講述了《黃以孟:八旬“黑板報總編”的大夢想》。2017年1月全國近百家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溫暖中國”主題采訪團采訪黃以孟同志,累計在人民網、中新網、央廣網、鳳凰網等主流網站報道100多條,官微發布50余條,相關轉載200余條。
獲獎情況及新聞媒體報道情況:
榮立三等戰功三次;
獲得“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學雷鋒優秀志愿者”、“福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福州市優秀平安志愿者”、“福建師范大學離退休先進個人”、“福州市第五屆公共文明建設系列“十佳社區文明宣講員”、“2018年度福州市崗位學雷鋒標兵;
2014年,《新華每日電訊》、《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福州日報》、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等約10余家報刊媒體先后對黃以孟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稱其為“正風反腐社區義務宣傳員”;新華網發表題為《八旬老人堅持八年義務辦“黑板報”傳遞正能量》的宣傳報道;
2015年新華網及人民網均發表了題為《中央反腐精神宣傳到社區》的宣傳報道;
2016年12月,福州新聞網舉辦了“十年同行 感恩有你”《老百姓?新福州》贈書活動,書中講述了《黃以孟:八旬“黑板報總編”的大夢想》;
2017年1月全國近百家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溫暖中國”主題采訪團走進倉山采訪黃以孟同志,累計在人民網、中新網、央廣網、鳳凰網等主流網站報道100多條,官微發布50余條,相關轉載200余條;
2001年建黨80周年在福建師范大學“黨在我心中”征文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2004年參加由福州晚報五個單位聯合舉辦的“鄧小平知識競賽”獲得優勝獎和《偉人永遠活在我心中》征文獎;
2011年7月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老干部局主辦的《在全國離退休干部紀念建黨90周年‘與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征文活動榮獲一等獎;
2010年一2012年社區文化建設榮獲福建師大組織部和省委教工委立項一等獎;
榮獲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榮獲倉山區第二屆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