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蕾,1976年10月出生,龍巖市永定區稅務局辦公室副主任、永定區財稅系統工會女工委委員。多年來,她身體力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從1997年第一次義務獻血開始,她就走上了長達20年的愛心路,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她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積極參加巾幗志愿者、黨員志愿者和社會義工活動,助人為樂,播散愛心,并收獲了累累碩果。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積極參加義務獻血、扶貧助困、捐助災區;她走進特校,和一群特殊的孩子們共渡難忘圣誕;她大手牽小手,走進鄉村小學,關愛留守兒童;她關注社會,積極收集捐贈舊衣物,為偏遠的云貴地區人民送去御寒保暖的衣物……真誠的奉獻,獲得群眾高度贊譽。
“賴阿姨,過年好啊。我現在種了400多棵柚子樹,謝謝你的幫忙。好人一生平安!”2016年春節,貧困戶馬大爺突如其來的一個電話,讓她心里感到暖洋洋的。自參加精準扶貧以來,她就多了一門仙師鎮西洋村的“親戚”,每個月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聊一聊。與掛鉤貧困戶馬仁喜親切地拉家常,商定脫貧辦法,幫忙簽字貸款……馬大爺逢人就說他多了一門城里的好親戚,逢年過節還特意打電話問候,著實讓她感動。
2014年5月,一個特殊的母親節,她和義工們連續幾天冒雨為永定縣峰市鎮忠信村不幸患上淋巴癌的10歲小女孩小葛義賣籌款,籌得善款16383元,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2015年7月,適逢暑假,她帶著12歲的女兒、8歲的外甥女,在永定區下洋三聯小學明德國學培訓基地當志愿者,打掃衛生、晾曬衣被,幫廚洗碗……整整一個星期,忙前忙后,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015年8月25日,《閩西日報》以《三聯國學班—給留守兒童一碗心靈雞湯》為題報道;
2016年11月,中國永定環土樓首屆國際山地馬拉松賽場上,也出現了她身著義工紅馬甲的身影,熱情服務來自中外的運動員,維持著場外的良好秩序,榮獲永定區文體局頒發的“志愿者證書”;
2017年7月,她和義工們一起,攜手永定區農村信用社,走進永定區仙師鄉社會福利中心,慰問那里的鰥寡孤獨老人,和他們閑話家常,為他們打掃衛生、整理房間。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等公眾媒體紛紛以《踐行客家優良傳統,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轉載報道。
“看,這還是幾年前你們送的水桶,我一直用到現在呢!”一個年歲已大的阿公高高地舉起一個舊水桶,上面用紅漆寫的字已經有些剝落,卻仍清晰可見“永定義工贈”。小小的善舉,開出了永不凋謝的愛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