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鎮輝,男,1968年11月生,永春晨輝建材公司總經理。鄭鎮輝于1994年開始創業,艱苦奮斗,獲得業界認可,在企業逐漸盈利的同時,投身公益,捐資助學,幫扶困難戶,企業擁軍,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上百萬,曾獲評泉州市政府“老年人體育工作貢獻獎”、永春縣政府“老年人體育工作捐資奉獻獎”“2006-2010年度先進個人”“致公黨福建省委會2012-2016年秀黨員”,其事跡被編入“榜樣就在身邊”2012-2017年福建省致公黨員崗位建功風采錄。
一次善舉,終身行善
自經營建材店伊始,鄭鎮輝事必躬親,絲毫不敢怠慢,嚴把質量關,不因疏漏令企業信譽蒙羞,正因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勉、踏實,他經營的建材店風生水起,成為當地建材行業的佼佼者。始終堅持誠信立業,已是難能可貴,而他的格局并不僅限于此。2004年一次偶然的善行,讓鄭鎮輝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喜悅,從此開啟了慈善之路。
2004年,永春縣老年人體育協會為了更好地開展老年體育活動,決定在縣體育中心旁邊空地建設一個標準規范的氣排球場。但老體協經費有限,遲遲沒有動工,鄭鎮輝得知后,欣然接下這筆 “貼工生意”,當時,預算最少需要7萬多元,鄭鎮輝最后只收了3萬多元的材料費。這事之后,鄭鎮輝加入了致公黨,秉承“致力為公,善行大閩”理念,公益之路越走越遠,他說:“做建材很辛苦,整日起早摸黑,終年馬不停蹄,辛苦賺來的錢要花得開心,花得有意義,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直這樣做下去。”
資助孤兒,視如己出
鄭鎮輝先后一對一幫扶中學生、大學生10余人。這些學生有學習優異而因家庭貧困,有些來自單親家庭,有些甚至是孤兒。2009年,當時在上高二的學生小楊,家里突發變故,父親因車禍不治身亡,家庭陷入困頓,鄭鎮輝得知后,在小楊高中階段每年拿出6000元,大學期間每年拿出10000元,資助她完成學業,直到小楊從福州大學畢業,順利考取國家公務員。鄭鎮輝與孩子們長年一對一幫扶,對他們像對自己孩子那樣關心,聽說他們畢業了,有了不錯的工作,鄭鎮輝跟著高興,為他們感到驕傲。“現在有兩個大學在讀的,一個大學一個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不管是他們是讀碩士還是讀博士,只要他們讀下去,我就一直幫扶下去。”
鄭鎮輝對受助的孩子總是很慷慨,而對自己卻是很“吝嗇”。“少年時開始在社會辛苦打拼,節儉慣了,平時要花在自己身上的錢不多,吃的不過家常一日三餐,穿的就這幾套T恤衫,所以錢寧可省起來給那些孩子們讀書。皮帶破了,那天去店里看,一條要兩三百,看來看去,算了,又折到路邊攤買了一條,你看,照樣用!”鄭鎮輝拉一拉皮帶,笑得一臉燦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007年,當得知永春縣東平鎮店上村困難戶鄭某時想擴大養殖規模,卻苦于資金短缺時,鄭鎮輝二話不說,當即拿出5000元現金資助,作為養牛的起步資金,鄭某以這筆資金買來牛崽,撬動發展,成功脫貧,并成為當地養牛專業戶,目前年收入在6萬元左右。鄭鎮輝對于幫扶的對象常常不是單純地給予現金,而是幫他們謀路子,用自己的人脈、自己的資源,為困難戶找可以自主營生的長久之計。
鄭鎮輝熱心地伸出援助之手,受助的人都覺得他為人謙和,很好說話。而作為第十五屆永春縣政協委員,他卻“不好說話”,鄭鎮輝積極建言獻策,對解決不到位的問題,堅決給予相關單位不滿意答復。2016年,他注意到桃溪大橋新舊板縫接不平,導致來往車輛行人常常在那“摔跟頭”,別人罵幾聲就過了,他卻多次反映這個問題,第一次交提案于有關部門受理后,還是沒有施工完善,仍然有人在那出意外,他就答復不滿意,繼續提交提案,再次施工的時候,他幾天守在現場,督促問題解決,使行人車輛暢通無阻。
熱心公益 捐資物品
2009年冬天,鄭鎮輝注意到永春僑中的學生洗浴只有冷水,鄭鎮輝立即捐資1萬元安裝熱水器,方便學生洗浴; 2016年9月份,鄭鎮輝得知湖洋等地“莫蘭蒂”災后重建資金缺乏,捐助1萬元用于的災后重建工作;作為永春縣企業擁軍協會副會長,鄭鎮輝走訪慰問的足跡遍及駐永部隊乃至寧德“永春艦”的官兵;作為永春縣釣魚協會會長,他每年獨資組織邀請老年人參與釣魚比賽……
鄭鎮輝十分熱心、不計得失,在村里承包了水庫,自己從山上四五公里遠引山泉水到水庫,而村民需要飲水都免費引回去,村里現在的蓄水池很大一部分水是從他這里引的;他始終心存善念,即使在生意場上,鄭鎮輝對自己的生意伙伴也是特別照顧,總是預留一部分資金給他的經銷商作為創業流動資金……
“慈善沒有止境,每一個人如果能夠盡一份力,更多的人命運將因此改變,我會繼續盡自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讓我由衷感到快樂。”鄭鎮輝說。他是一個生意人,卻不只為謀利,而更愿意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回饋社會,把做公益當作自己的愛好,樂而為之,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