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志愿服務開展情況
(一)繼續培育我館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品牌
1.情系八閩,面向特殊群體、弱勢人群的知識援助活動200余人次。繼續為仙游蓋山鎮、長樂市三溪村、永泰嵩口古鎮等邊遠山區和倉山監獄、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等高墻里的弱勢群體提供常態化的知識援助,開展文化下鄉,到“中國扶貧第一村”的福鼎赤溪村開展精準文化扶貧志愿服務。
2.“六進”閱讀推廣志愿服務500余人次。我館文化志愿者走進省政府屏山大院、金洲社區分館、農民工子女聚集的鰲峰小學、福清場站部隊等舉辦閱讀推廣、講座展覽及經典誦讀、送書上門等志愿服務。
3.學雷鋒文化志愿服務80余人次。主要開展“熱血送暖、為生命接力”無償獻血活動、“尋找最美身影”環保活動等。
4.為殘障讀者志愿服務50余人次。在5月全國助殘日期間,舉辦真人圖書館《最美勞動者:從受助到助人——給殘疾兒童父母信心與希望》專題分享會,我館省級巾幗文明崗志愿者和福建師范大學的志愿者參與服務,指引盲人實現無障礙閱讀,為助殘事業助力。常年持續為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流通點提供圖書2379冊次。
福建省圖書館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協辦的作家講壇,年舉辦5場活動,吸引讀者1000余人次;鄭智明館長情系邊疆,參加中西部文化扶貧工作,克服舟車勞頓、高原反應等不利因素,10月下旬赴西藏都昌為學員講授《公共圖書館法》解讀課程。
(二)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文化志愿服務
福建省圖書館是公眾的社會實踐基地,志愿服務管理日趨規范化、科學化,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圖書館志愿服務中,且志愿服務時長持續增多。福建郵電學校的21名志愿者持續三年輪流到館參與志愿服務;一位退休志愿者利用自身特長參與修補文獻志愿服務,服務時長達500小時;每周末有來自高校的固定志愿服務團隊參與文獻整理、講座會務、“小小故事會”、閱讀推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項目。截止2018年10月,招募社會志愿者1355人次,服務時長565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