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民俗文化 感受原味元宵
市民賞燈(資料圖片)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痹压澥侵袊鴤鹘y節日之一。而泉州的元宵民俗則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泉州元宵民俗源于中原,興于唐宋,其中心內容是鬧花燈和民俗踩街。唐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泉州開始建城就已經有上元花燈活動記載。古代泉州正月元宵節或迎神賽會活動,必有化妝文藝游玩習俗,所謂“迎神賽會,莫盛于泉”,說的便是古代泉州元宵的盛況。《宋書》亦曾記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
本期《最閩南》,記者帶各位讀者一起感受泉州元宵佳節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泉州花燈有內涵 斑斕亮麗照古城
泉州的元宵節有著特殊的民俗——“睇燈”。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口店前都張掛著精心制作的一盞盞花燈。男女老少盛裝打扮,爭相欣賞品評這千姿百態、五彩斑斕的花燈,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氣之中,祈望新年行好運。
另外,泉州還有個民俗,就是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信步游燈。按照傳統民俗中的說法,孩子們不慎把燈燒了,被稱為“出燈”。如果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俺鰺簟币喾Q為“搶燈”,這一民俗飽含人丁興旺的寓意,同時也是智慧游戲的代表詞。
此外,猜燈謎是元宵賞燈活動的一大趣事,把謎語貼附花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向主持人領取獎品,其樂融融。
泉州花燈最具特色的當屬“無骨燈”和“料絲燈”,其中“無骨燈”為泉州獨創,直接用硬紙連接而成,與一般燈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絲燈”則八面通透,采取鏤空的做法,點起燈后整體通透。泉州花燈聚集了雕刻、繪畫、書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體,極富工藝美術價值。燈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風光,民俗風情都蘊藏著濃厚的文化內涵,有著很高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