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幫扶,助人為樂。助人是快樂之本,是一種美德,人要有善心,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做點好事就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對社會的關愛和奉獻也日益增多。他先后多次參與海峽都市報組織金秋助學、網上組織的免費午餐、希望工程圖書室、希望廚房、關愛老兵計劃、叫醒耳朵一起唱等捐助活動,聯系愛心企業為山區學校的孩子送去電腦、桌椅等學習用品,捐助貧困學生。2016年,我站承辦了“閩疆交通一家親,助力扶貧傳真情”向新疆和田地區捐贈衣物活動,活動期間他帶領我站黨員、團員青年連續奮戰在捐贈現場,收衣、分揀、整理、打包、搬運,六月的高溫天氣,他的衣服從進入愛心衣物接收點開始就沒有干過。在他和眾多交通青年志愿者的通力協作下,累計募捐到過冬衣服4678件,棉被10余床。連續奮戰多日,中鐵快運接收愛心物資的車輛駛離物資接收點后他一下子癱坐在門口的臺階上,汗水不停地滴在地上,濕漉漉的一片。他是左鄰右舍的好兄弟。他對待左鄰右舍像春天幫的溫暖,時時刻刻把他們的事掛在心上。不管誰家有困難他都跑前跑后、問寒問暖,幫助解決。每當有同事生病時、每當同事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時,都會感受到他無私而又無微不至的關懷。2017年3月初,他在下班途中,遇到一位70多歲依伯過紅綠燈,走路緩慢,眼看就要變紅燈了,依伯還未通過路口,他急忙折回摻扶,過了路口,依伯一問三不知,原來老人走失了,根據胸前的聯系卡,原來這位依伯得了帕金森病,經與對方家人聯系,又聯系不上,眼看天氣就要下雨了,怕老人淋雨,他果斷攔了一部的士按照胸牌地址送老人回家,無奈老人家里沒人又無鎖匙,怕老人又出意外,他一直守著老人,陪老人聊天直到老人家里人回來才走,他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2018年是我站響應團中央、團省委開展春運志愿服務的第6個年頭。每年他都要組織帶領我站黨員、團員青年赴福州汽車客運北站開展“情滿旅途”等春運服務志愿者活動,在人流集中地段,引導幫助趕著回家過節的旅客,他搬運行李、扶老攜幼、回答咨詢,為在外出行的旅客們提供安全、便捷、順暢、溫馨服務,得到了廣大乘客的認可。
血濃于情,服務社會。做好事,獻愛心并不難,難的是堅持。自2004年以來,他一直響應國家號召,每年堅持義務獻血活動,他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時刻做好隨時為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準備。04年來,他共計獻血29次,累計獻血1萬2千多毫升,相當于兩名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的血量總和,是什么動能支持他十四年如一日堅持無償獻血呢?他說,參加無償獻血,感覺就像自己熱愛運動項目一樣自然,每次想到自己的血液也許會拯救一個危重病人的生命,心中總會充滿欣慰和快樂。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我站越來越多的黨員、團員青年志愿者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你獻血累積多少了?我1000ml!那沒我多,我2800ml!……”這是發生在我站定額管理處每次獻血活動結束后大家互相“攀比”的情景,但是跟2017年獲得衛生部無償獻血金獎得主高景鋒同志相比,這幾乎都只是他累積獻血量的后幾位數字。也正是有了這種“攀比”,站定額管理處成為了省交通造價站獻血的主力軍,5個人的處室除1名同事因身體原因不能獻血外,每次組織獻血活動他們都要爭相擼起袖子獻出自己的愛心。2015,臺風“蘇迪羅”橫掃福州市區,市區出現了大面積內澇,社區、街道處處都是一片狼藉。走!去東湖社區看看!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帶著站青年志愿者奔赴單位所在的東湖社區。面對污水橫流、垃圾四處漂散、樹木倒伏的場面,他一腳就踩進垃圾堆一樣的街道里。拉樹枝、清垃圾、掏排水溝…..看到力氣稍弱的同事拉不動板車,他又當起了運輸工。經過一天的清理,社區環境大為改善,路過的社區居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這些年,他總是在各種各樣的志愿者角色之間轉換,青運會期間,他當起了平安志愿者;福州市參評全國文明城市,他出現在公交站臺、十字路口當起了文明交通志愿者;單位組織關愛留守兒童,他又成了文化志愿者……。他還積極組織或參與社區服務活動慰問孤寡老人、植樹造林美化家園、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網絡文明宣傳教育、社區微心愿等志愿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得到廣大的群眾的認可。
他是一名交通建設大會戰中“隱蔽戰線”的默默耕耘者,測定額、跑現場……他用二十幾年的青春詮釋了交通造價人的樸實情懷。他是一名資深團員,職務退了,依然心系共青團工作,只要團里開展志愿者活動他總是第一個報名。他還是一名黨員,學黨章、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理論學習總是在第一時間落實部署,無償獻血、災后重建、關愛老人、尊老愛幼……做合格黨員,他用一個共產黨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總是沖鋒在前。他是一個沒有官架子的黨支部書記,支部里的黨員都習慣叫他“老高”,在他們眼中,老高是他們的模范,是他們的榜樣,是“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等各種各樣的代名詞,他們也將汲取榜樣的力量,在志愿服務的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