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細宣傳,強化創城氛圍營造
突出群眾這一創建主體,注重開展精細化的宣傳工作,通過多層面、全方位的氛圍營造,將創城意識和理念滲透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1.組織社會宣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為主線,將戶外大型宣傳展架、路面燈桿、廣告牌、宣傳欄、路口LED、工地圍擋等“線下”宣傳陣地,與新聞媒體、兩微一端、手機短信、電視開機畫面等“線上”宣傳方式相結合,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2018年,共組織發放問卷調查宣傳單30多萬張,主題宣傳冊2萬冊,“門前三包”宣傳單2萬張;制作原創公益廣告287面,招旗102面,面積達2330平方米;在社區投入90萬元,制作宣傳欄431面,橫幅116面,樓道宣傳畫30面,更換燈桿公益廣告及創城宣傳3600多面。
2.豐富活動載體。組織開展“八個一”主題活動,通過致市民的一封信、一次學習活動、一次征集活動、一次知識競賽、一支文明勸導隊、一場文藝演出、一次入戶宣傳、一批樓棟長等創城主題活動,積極引導、廣泛發動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充分激發調動市民創城熱情,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奠定良好群眾基礎,主動參與創城已成為絕大多數市民的共識和行動自覺。
3.進行模擬調查。多次組織市、區兩級調查人員對寧德市申報的29個社區迎評點進行模擬問卷調查,嚴格按照體系要求模擬“實戰”狀態,依據社區居民住戶分布圖,隨機等距抽選調查戶,以確保問卷數據采集的真實性。同時,突出做好社區問卷調查引導人員的培訓工作,和社區居民的宣傳發動工作,全力爭取市民的支持和配合,推動群眾對創城滿意度的不斷提升。
三、精確定位,解決城市痛點問題
盯緊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要求,圍繞年初提出的15個突出短板問題,下猛藥、祛沉珂,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市容市貌不斷改善。
1.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加強市政管理建設,對蕉城南北路、鶴峰路、寧川路等主次干道破損路面進行瀝青和水泥進一步硬化修補,加快做好人行道火燒板修補、盲道與緣石坡修復,下大力氣解決農貿市場“臟亂差”的老大難問題。僅東湖市場區域改造工程,先后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實施市場周邊“白改黑”改造1.2萬平方米,拆除違章搭蓋5000多平方米,市場環境、經營秩序日新月異的改善,得到市民一致點贊。
2.開展市容市貌整治。加大力度整治私搭亂建、亂倒垃圾、張貼渣土滴撒漏等現象。投入環衛經費3200多萬元,推動一級環衛道路清掃率達95%,保潔率達100%。中心城區全年共清運生活垃圾9萬多噸,建筑垃圾及雜物3千多噸,新建修繕公廁68座。
3.開展公共秩序整治。重點解決中心城區占道經營、流動攤點和廣告牌無序失管等問題,疏導流動攤點19.2萬多次、勸導商家進店經營4.5萬余家,清理“牛皮癬”類小廣告398處,清理條幅廣告1835條,處理建筑垃圾亂傾倒60處,整治夜市排擋6833起,油煙污染242起,查處夜間施工行為218起。
4.開展道路交通整治。突出整治亂闖紅燈、亂停亂放、違章行駛等現象,全市查處違反禁令標識2.4萬起,行人及非機動車違法行為2.6萬起,違停整治7.8萬輛,拖移違停車輛3238部,僵尸車110多部,監控抓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8.6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