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新陽排洪渠風景如畫。(資料圖)
本報記者 林岑 通訊員 張韌
日前,依托海滄區新陽主排洪渠的治理成果,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在海滄區啟動。活動以“新生、守護、成長”為主題,接下來,河流征名、隨手拍、詩歌朗誦會、徒步行、環保專題講座、河流治理成果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陸續展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舉辦新陽河流文化節,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入貫徹,是海滄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一項新舉措,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探索延伸出一種新的文化模式?!焙鎱^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悉,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由海滄區建設局、新陽街道、廈門綠水守護者環保中心、廈門大學新聞學院及廈大嘉庚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尤其是河流周邊群眾對環保的意識,感受河流蘊含的文化內涵,呼吁大家從自我做起,愛護河流,做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踐行者。
舊貌換新顏 消除黑臭只是起點
“新陽主排洪渠整治前,每天有2萬多噸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新陽主排洪渠,渠道淤積嚴重,氣味刺鼻。如今,新陽主排洪渠不僅沒了異味,清澈的水里魚蝦成群,岸上也常能見到白鷺飛翔的身影。”海滄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欣喜地告訴記者,根據實測,新陽主排洪渠水質已經達到住建部的四個黑臭水體指標消除目標,部分水域甚至達到地表V類甚至IV類、III類標準。
水清岸綠、魚蝦成群,植被茂密、白鷺飛翔。眼前的美麗畫卷,是海滄區多年來持續不斷進行黑臭水體整治、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生動體現。
控源截污、渠底清淤、生態修復……如今,新陽主排洪渠脫下黑臭水體的“外衣”,換上亮麗的“新裝”,探尋出了一條人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讓城市回歸自然,讓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為群眾增添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消除黑臭水體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如何有效鞏固新陽主排洪渠的治理成果,實現水體的長治久清,需要各有關部門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河流治理成效,讓新陽主排洪渠永葆生機活力,新陽河流文化節應運而生。
活動亮點多 市民群眾躍躍欲試
“經過系統治理,新陽主排洪渠獲得新生。我們想為它取個名字,儀式化地給河流一張新的‘身份證’,更新群眾對新陽主排洪渠的認知觀念,增強人們與河流的情感聯系?!被顒映修k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新陽河流文化節的首個重要活動,“河流·新生——河名征集活動”率先拉開序幕。
家住新陽主排洪渠旁的市民黃先生躍躍欲試,他說,“以前的名字是根據河流主要流經的區域和功能命名的,經近幾年區政府的大力整治后,水質和景觀得到有效提升,新陽主排洪渠逐漸成為周邊群眾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功能也就發生了變化,非常有必要取個新名字,舉辦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征名活動只是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的亮點活動之一。接下來舉辦的“河流·守護——‘美在新陽’隨手拍大賽”,將引領周邊居民關注新陽排洪渠整治成果,提升主人翁意識,加強親水行為和環保意識。
同時,在“河流·成長——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開幕式”活動中,家長與孩子將通過“清理大作戰”“綠色對對碰”“河流有畫說”等一個個精心設置的小游戲,近距離感受新陽主排洪渠的整治成效,在游戲中增進與河流的情感聯系,培養愛護河流的生態環保意識。
此外,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還將結合國際婦女節、世界地球日、國際兒童節等節點,舉辦公益歌唱比賽、環保詩歌朗誦會、水保護校園情景劇、公益徒步等精彩活動,深入展現河流整治成果,挖掘河流文化內涵。
提升參與度 保護環境蔚然成風
“舉辦新陽河流文化節,更深層次的目的是推動公眾積極參與河流保護,共同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環境治理新格局?!焙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新陽河流文化節吸引了政府部門、社會組織、高校等多方參與主辦,向廣大群眾生動詮釋著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
事實上,為了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環境治理新格局,近年來,海滄區持續深入基層開展公眾教育及普及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在海滄各個領域,環保衛士不斷涌現。
在海滄街道青礁村,網格員陳欣怡及時發現鎢品廠工人焚燒垃圾起火,立即通知村委巡防隊員到現場處置;發現生化池排水管有油污流出,第一時間上報街道聯動中心,多部門聯動控制了油污排放……在村民眼里,她是大家心目中值得信賴的環保衛士。
在華夏電力,企業投入7億多元完成四臺機組脫硝、脫硫、除塵的大規模環保改造,采用完全國內自主產權的海水脫硫工藝,是國內第一家對新舊機組全部安裝脫硝裝置的電廠……
在海滄區第二實驗小學,海綿城市課程深受孩子喜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滄區建設局編制的全國首個適用于小學生的海綿城市校本課程,有望成為我市中小學生校外讀物。
“作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示范區,希望首屆新陽河流文化節的舉辦,能進一步營造海滄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不斷擦亮海滄‘生態優美’這塊金字招牌。”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說。
鏈接
兩種方式征集河名
征集時間:即日起至2月18日。
參與方式:參與者可將“河流名稱+寓意+您的姓名和聯系方式”發至郵箱hcqhmb@163.com,郵件名為【廈門海滄新陽主排洪渠名字征集】,或關注“海滄海綿”,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留言格式為“河流名稱+寓意+您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所有應征作品將經過專家初評,評出十個入圍名字并在“海滄海綿”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最終投票,投票結果將于3月22日在活動開幕式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