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失信聯合懲戒平臺
“老賴”現象由來已久,懲治“老賴”僅憑法院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失信聯合懲戒平臺,讓“老賴”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這都能查得到,都過去那么久了!”正在向思明區民政局申請廈門市社會保障性租賃房租金補助審批卻沒被通過的被執行人陳某一臉詫異。
向他人借款20多萬不還被告上法院,法院經審理判決陳某在限定日期內及時償還欠款及利息,近三年過去,陳某分文未還。2018年6月經執行人申請,法院依法將陳某列入失信名單。
本以為申請租金補助不受自己之前不還錢影響的陳某此刻傻眼了。他沒有想到,因為自己拒不還款,失信聯合懲戒平臺已讓自己“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廈門中院與發改委等65個部門共建失信聯合懲戒信息平臺,導入全省70余萬條失信信息,全市45家單位應用該平臺開展聯合懲戒,共發起核查28萬人次,查中并懲戒607人。
多點聯動有力護航執行
出硬招、亮實招、謀妙招,廈門法院全方位創新執行理念和執行體制,多點著力、多管齊下,堅決用活、用足、用好執行措施。
2018年7月9日,廈門中院法警支隊副支隊長張堅收到一條來自廈門公安機關的短信——“柯某在其大中路的家中。”和法院“躲貓貓”多時的“老賴”柯某被順利依法拘留。這是廈門法院與廈門公安之間的警法聯動常態,2016年7月,廈門中院與廈門市公安局達成合作協議,運用公安機關重點人員管控網絡對失信被執行人行蹤信息進行監控。
線上信息獲取便利,線下拘留聯動對提升執行工作效率同樣至關重要。2018年6月6日,同安法院正式啟動“執行110”工作機制。報警服務臺全天受理申請執行人及線索舉報人的緊急電話,一旦收到線索,立即采取行動。2018年6月22日晚上7點,“執行110”接到某派出所電話,稱公安人員在日常檢查中暫扣一輛被該院查封的貨車,值班人員立即出動前往現場交接。
集美法院與集美稅務局合力打造“稅·法執行聯動創新平臺”,引入公安機關“天眼”查找失信被執行人行蹤;思明、翔安法院引入公證機關開展送達等執行輔助事務;湖里法院與區監察委建立失信公職人員紀政處分機制;海滄法院引入殘聯、慈善團體等社會力量為申請執行人提供司法救助。
數據
92525件
三年來,廈門法院累計受理執行案件92525件。其中執結90838件,執行到位144.93億元,分別是前三年的2.01倍和4.13倍。
1706人
三年來,廈門法院共拘留失信被執行人1706人,移送追究拒執罪312人,判決有罪74人,分別是前三年的11.37倍,22.28倍和6.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