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熏得當場就吐了。”陪同的社區工作人員陳超回憶,當時他們強忍著惡臭,將老人扶進房間。別人都準備走了,吳師輝卻站住了,“這么臟,這么臭,老人怎么住?”吳師輝脫口而出,打量著四周后,他從隨身的口袋里掏出兩百元錢,讓工作人員陳超去為外頭給老人購置了開水瓶、拖鞋及牛奶及面包等生活必需品;緊接著,他又找來一位清潔工為老人整理好房間。清潔工在為李大爺清掃房間時,被房間里的臭味熏得作嘔,跑到樓下買了一瓶二鍋頭灌了進去,這才回來繼續清理。而吳師輝卻堅持在那樣的環境下,親自為老人洗澡、擦拭身子、換衣服,街坊鄰居看在眼里,紛紛感嘆:“這個書記真是好樣的,親兒子都沒這么好!”
擔心李大爺孤身一人,無人照料,吳師輝每天安排人員給老人送去新鮮可口的飯菜,一頓不落。平日里,只要吳師輝稍得空,隔三岔五他必上門陪老人嘮嗑聊天,給老人讀報解悶。同時,吳師輝還經常組織社區里的熱心黨員、居民上門探望,鼓勵李家興要堅強地面對生活,幫助他樹立信心。遺憾的是,眾人的關愛并沒有留住身體日漸衰弱的李家興,7月22日上午7時許,老人與世長辭。在喪禮現場,眾人見吳師輝忙里忙外的操辦,有人勸吳師輝,“你都做這么多了,現在人走了,你安排其他人去處理就可以了,還進進出出的,不避諱呀。”吳師輝直言“避諱什么?老人無依無靠,我們就是他的親人。這種時候,我就代表政府,我不管誰管?”他帶領社區干部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為李大爺料理后事的責任。為老李聯系車輛、火葬、安排房屋消毒……前前后后忙活了幾天,相關費用近八千元都是吳師輝和社區干部墊資,而他的果敢和擔當也被周邊居民群眾看在眼里,大家不由得為之動容、贊不絕口。
事后,熱心居民林大姐拉住吳師輝的手,說:“你是好樣的,我要找記者來報道你,不能做了這種好事默默無聞不讓大家知道。”聞聽此言,吳師輝搖了搖頭說:“不用了,我做這些又不是給別人看的,沒啥好報道的。我這樣做覺得心里很踏實,覺得很有意義,這就夠了。”
情系居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這是吳師輝的奮斗目標和永遠追求。在工作中,吳師輝同樣以身作則,將群眾安危擺在第一位。今年7月11日,“瑪莉亞”超強臺風來襲,后縣社區象山公寓大部分雨遮被強風刮落,其中一塊雨遮壓在了高壓電線上,搖搖欲墜,隨時容易墜落,甚至有漏電的危險。吳師輝發現該險情后,第一時間撥打119求助,得知消防人員短時間內無法趕到現場處置,而當下旁邊承重的樹枝已出現折損,加上大風一陣一陣,雨遮隨時將要壓斷電線。吳師輝當機立斷,找來絕緣木梯及竹竿,冒著危險將雨遮挑落,確保了過往群眾的安全。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對于吳師輝來說,社區工作是一份瑣碎的工作,卻融入了全部的責任與感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吳書記”。
如今,雖然李大爺已經過世,縱然臺風“瑪莉亞”已然離開,但一個社區書記在居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無私奉獻的樣子,已被群眾們深深記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