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監管讓失信企業申請無門
廈門財政資金管理領域信用體系建設今年又邁出新步伐:市財政局推廣應用產業扶持資金管理系統。這一系統與國庫支付系統中信用審查程序的“后端審查”不同,從前端審查信用狀態。換句話說,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環保黑名單等失信行為人,在提交財政扶持資金申報、申報審批過程和申報最終批復時,系統就能實時審核、自動攔截。
今年11月,廈門市一家科技行業的企業,在已被同安區法院、思明區法院、湖里區法院、翔安區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情況下,申請廈門市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這家企業在申請環節就被審查程序自動攔截。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上線后,與國庫支付信用審查程序雙劍合璧,通過前后端雙重信用審查,有助于全面限制失信人獲得財政扶持資金。
更重要的是,原有的產業扶持政策龐雜且專項多,主管部門條塊化管理,信息無法共享,且申報程序和途徑各異,項目執行缺乏跟蹤,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績效不明。產業扶持資金綜合管理系統啟用后,將實現全市產業扶持資金項目從申報、專家評審、審批、項目公示、資金撥付、執行到驗收、績效評價等全程電子化閉環管理,實現申報、審批、查重和信用審查等一站式服務,讓失信人申請產業扶持資金“走投無門”。
推動形成全社會守信踐諾氛圍
目前,廈門市產業扶持資金管理系統已涵蓋市經信局、商務局、建設局、衛計委、文發辦、交通局、環保局、港口局等8個主管部門。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計接收申報項目5000多個,因重大稅收違法、失信執行人及環保黑名單等失信行為而被攔截的申報項目近800個,為營造誠信經營氛圍起到良好作用。
這種推動作用是雙向多維的。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預算單位獲知資金申請審查不通過的,一方面從加強主管業務領域誠信建設出發,嚴格開展事前信用審查,進一步有效落實誠信建設各項要求;另一方面,要求管理對象做好自身誠信建設、信用修復,切實履行好信用建設的主體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資金申請單位獲知資金申請因失信被止付后,不僅積極核查失信原因,正面檢視自身誠信建設存在的問題,對確實存在失信行為的,及時予以整改,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自身誠信建設。比如,今年6月初,廈門市一家已經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申請廈門市社會資本辦醫補助資金,在申請環節就被審查程序自動攔截。該醫療機構進行信用修復申請,信用修復之后,6月中旬順利完成資金申請。
此外,資金申請單位對非因自身原因導致存在失信行為記錄的,積極提起異議處理,確保信用數據完整、準確,有效推動形成守信踐諾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