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美德夯實基礎
溪源鄉何以有這么大的魅力同時吸引多家金融部門給予如此大的信用支持呢?這得從2010年說起——
溪源鄉地處閩贛邊界,下轄9個村,居住著8000多的人口,他們歷代相傳著“守信”的優良美德。
從縣城去溪源鄉在省道進入鄉道的岔路口就有一塊醒目的石碑,上面刻著金色的“信用鄉”三個大字。這是2010年12月,溪源鄉被省信用聯社駐三明辦、建寧縣政府授予的榮譽,他們成為了全縣首個信用鄉鎮。
2014年1月,溪源鄉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全縣農村金融改革試點鄉,組建了村級融資擔保基金和合作社擔?;?。同年,鄉里創新開展實施“五信工程”,即以誠信政府、誠信支部、誠信企業、誠信家庭和誠信黨員評定工作為切入點,構筑溪源良好的信用環境,打造誠信溪源。
2015年4月,實現信用村全覆蓋。
2017年,溪源鄉作為“福林貸”整鄉推進試點鄉,在全縣推廣。
良好的信用環境為打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該鄉農村金融改革從創新擔保方式、豐富金融產品、優化信用環境、防控金融風險上破題,著力解決貸款難、擔保難、金融服務薄弱和風險防范等問題,金融改革成果初步顯現。
截至本月中旬,縣農行在溪源鄉已累計簽約“快農貸”白名單316戶、預授信1973.2萬元,成功發放金穗“快農貸”113筆、用信680萬元,不良率為零。
縣信用聯社2012年以來對溪源鄉信譽黨員累計發放貸款123筆,金額1400萬元;村級擔保金擔保貸款業務,累計發放貸款131筆,金額2225萬元;推出“福林貸”80筆,金額832萬元,有效地盤活了農戶資產。
縣郵儲銀行與溪源鄉政府在全縣范圍內率先完成了振興鄉村合作協議的簽約,筍農信用戶可申請信用村貸款,純信用、最高額度15萬元、貸款最長使用期3年;筍干專業合作社可申請新型農業主體貸款,信用類最高50萬元、抵押類最高200萬元,貸款最長使用期5年;筍干生產銷售及相關企業可申請個人房產抵押“郵商貸”,支持三明地區和福州、廈門的房產抵押,貸款金額最高500萬元、貸款最長期限10年。
“五信工程”升級啟動
通過深化“五信工程”活動,溪源鄉建立了全鄉所有農戶的家庭經濟檔案,實現農戶信用建檔立卡、信用評級、信用村評定三個全覆蓋。
所有行政村成立了農村金融便民服務點,設立了小額便民支付點,實現“金融服務不出村”。同時,創新了金融產品,組建了村級融資擔保、合作社擔保、產業鏈擔保和扶貧擔保等四類擔?;?,為產業發展、貧困戶脫貧、小微企業壯大提供資金支持,并成立了溪源鄉金融風險補償基金,引入保險機制,為發生風險的擔?;鹜械?。截至目前,溪源鄉各類擔?;鹪诒S囝~4000萬元,不良貸款率為“0”,呈現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因此,溪源鄉在12月13日開展的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系列活動中,特別設立了誠信體系建設“五信工程”授牌頒證儀式,并啟動升級后的“五信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這次啟動的“五信工程”最大的改變就是由以前的二年一評選改為一年一評選,并實施動態管理。
新的方案把“五信工程”評選情況作為各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各類先進表彰的重要依據,對評定為“誠信支部”、“誠信企業”、“誠信家庭”、“誠信黨員”的給予經濟獎勵。同時積極落實“誠信企業”、“誠信家庭”、“誠信黨員”在農村信貸方面的優惠政策。
“五信工程”評選工作的開展,有效引導了政府、支部、企業、家庭和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
“我們有了更高的目標——力爭到2020年底,建成金牌信用鄉?!毕脆l黨委書記陳俊銘信心滿滿地說。(三明日報記者 林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