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義工走紅毯。
嘉年華活動上精彩的文藝表演?! ?/font>
志愿者們現場開展義診?! ?/font>
▲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整合各方力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圖為海滄區向試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授牌?! ?/p>
獲得2018年最美義工的代表合影?! ?/font>
小義工們在現場參加活動?! ?/font>
兩岸義工聯盟的小志愿者們在嘉年華現場創作文明小斑馬。
昨日上午,海滄區市民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儀式暨現場動員會在這里舉行,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被授牌。九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從總隊長手中接過旗幟,他們將結合各自領域的專長,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隨后,第五屆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活動拉開帷幕。今年是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舉辦的第五個年頭,活動主題為“不忘初心傳遞愛 志愿服務新時代”?,F場,平日里專注于服務他人的義工志愿者們,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他們走紅毯、秀風采,接受表彰,享受著專屬于自己的禮遇與榮耀。
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珺
通訊員 洪欣琳 楊佳怡
本版圖/通訊員 鄭偉明
作為全省首批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試點區,海滄將重點圍繞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誰來做、做什么、怎樣做的問題,推進社區書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融合,打造新時代社區書院“升級版”。
伴隨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揭牌,有著深厚志愿服務積累的海滄區,掀開了文明創建和志愿服務工作嶄新的一頁。兩岸義工志愿者已成為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的品牌。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堅實的思想基礎、人文基礎和工作基礎,接下來將整合各方力量,建設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因地制宜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
8個村居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
將結合居民實際需求、立足村居實際,以群眾
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活動
東孚街道洪塘村第一書記王清鉆昨天接過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牌匾,坦言責任重大:“我們會利用好社區書院的平臺和現有村居志愿者的基礎,因地制宜開展鄉村振興工作?!?/p>
據了解,海滄區后井村、海滄社區、青礁村、鰲冠社區、霞陽社區、鳳山社區、洪塘村、天竺社區等8個村居作為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將結合居民實際需求、立足村居實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活動。文明實踐活動的方式是志愿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要力量是志愿者。包括理論宣講服務隊、教師志愿服務隊、文化藝術服務隊、普法宣傳服務隊、醫療健康服務隊等在內的海滄區各類志愿服務隊將成為基層文明實踐的中堅力量。
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海滄將依托社區書院等原有平臺陣地,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群眾身邊的志愿者隊伍,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面對面、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更好地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草根志愿者成了明星主角
“最暖心義工”“最文明義工”“最活力義工”
“最無私義工”“最有愛親子義工”紛紛登場
平日里,他們的笑容如春風化雨般滋潤人們的心田;偶爾,他們也會感受到文明傳遞路上一路堅守的艱辛。
蒙蒙小雨中,第五屆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活動歡樂開場。50多位明星義工率先亮相,他們手牽著手大方走上紅毯、笑盈盈揮手致意,有的還不時停下腳步,與“粉絲”合影。這一刻,志愿者們明星范兒十足。
這些大腕兒中,有“最暖心義工”“最文明義工”“最活力義工”“最無私義工”,還有全家總動員的“最有愛親子義工”……一個個特別設置的獎項,頒給了一年來志愿服務中的翹楚。愛心和奉獻是這些最美志愿者們共同的語言和標簽。
楊慧和女兒鄭依琳獲得“最有愛親子義工”稱號?!拔覀円患抑灰锌臻e時間就會去做義工,女兒比家長還積極。志愿服務讓我們更懂得感恩與奉獻?!睏罨鄹嬖V記者,今年,他們一家參與了海滄灣公園岸線安全巡邏、上下學時段學校交通秩序維護等志愿服務。在一家人的帶動下,鄰居也加入進來,志愿者隊伍越來越壯大。
活動現場,義工們玩得很嗨。舞臺上,銀發先鋒志愿者們帶來了精彩的器樂吹奏;廣場上,義診、環保宣傳、普法宣傳、愛心義賣等公益活動正在開展,每個展位前都圍滿了人……熱鬧的場景也感染了過往的群眾,不少人現場登記報名,成為志愿者團隊的新成員。
新一屆兩岸義工聯盟輪值主席、臺青符坤龍更是興奮。剛到海滄擔任社區主任助理不到一年時間,他已經深深被當地的志愿服務氛圍所感染,自己也加入了吉紅救援隊,每周定時開展志愿服務。
“2019年度,我們第一個目標就是要發揮各志愿者隊伍的優勢和專長開展服務,讓更多愛心力量聯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狈埍硎?,他將和廣大志愿者一道,深入村居社區書院,為鄉村振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亮彩數據
今年國際志愿者服務日期間,海滄全區先后組織開展120多場志愿服務活動。
吉紅救援隊成立至今,隊伍越來越龐大,79名來自社會各領域的人員加入其中,開展海岸線生命守護志愿服務,至今已成功施救35名受傷或溺水人員,其中一半是未成年人。
今年,海滄義務交警共完成2020個任務,執勤3010人次,執勤時長5819.5小時。
亮點
吉紅救援隊、海滄義務交警……
志愿服務品牌
涵養城市文明氣質
在海滄,優秀志愿服務團隊不斷涌現,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傳遞者,為海滄區新時代的文明實踐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吉紅救援隊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救援隊創始人柯吉紅做了多年海上運輸,他表示:“工作中見到不少溺水事件,有一些溺水者還是未成年人,這讓我覺得很痛心。成立義務救援隊,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避免悲劇再發生。”
這支由東嶼村漁民自發組織的義務救援隊成立至今,隊伍越來越龐大,79名來自社會各領域的人員加入其中,開展海岸線生命守護志愿服務,至今已成功施救35名受傷或溺水人員,其中一半是未成年人。該救援隊副大隊長謝建春告訴記者,他們正開展安全防溺水進校園、社區、工廠宣傳活動,力爭在明年將安全宣傳的影響人群擴大至2萬人。
海滄義務交警也名聲在外。今年,海滄義務交警共完成2020個任務,執勤3010人次,執勤時長5819.5小時,為守護海滄交通生命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12·2”全國交通安全日當天,海滄區還專門為優秀義務交警頒獎。
海滄義務交警隊隊員王清旺熱心志愿服務多年,在抗臺救災、大型賽事服務、文明出行宣導、助學等公益活動中,總能看到他帥氣的身影,今年他還獲得了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他告訴記者,志愿服務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們一家人都樂此不疲。
海滄的一個個志愿服務品牌,成為這個城區文明詮釋的最好注腳,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演繹出文明“音符”。海滄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類似吉紅救援隊、海滄義務交警這樣的志愿服務品牌在海滄不在少數,志愿服務工作的品牌建設使海滄區文明實踐更加具象,塑造出城市之魂,涵養了城市的氣質,更重要的是,這些品牌隊伍成為海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工作基礎。
村民主動讓地、殘疾人義務開展按摩保健服務……
村居志愿者
筑牢基層文明實踐基石
12月5日,海滄團區委、海滄街道團工委在蘆塘書院為轄區青少年開展“青年大學習之鄉村振興靠大家 快樂志愿有效溝通”宣傳活動。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主任李碧蓮也以志愿者身份現場與大家分享志愿者的服務精神、分享精神、團隊協作能力等。
這場活動是海滄區志愿服務工作立足基層、走進基層的縮影。據了解,今年國際志愿者服務日期間,海滄全區先后組織開展120多場志愿服務活動,兩岸義工嘉年華只是其中一場,更多的志愿服務活動則集中在村居,服務對象直接面向最基層的群眾。
在海滄街道蘆塘社,村居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參與到鄉村振興中。村民陳俊杰讓出了自己154平方米的地,用于房前屋后的美化綠化;村民林亞花更是讓地2000多平方米,而她本人也樂在其中,“村里變美了,受益的還是我們這些村民!”
在新陽,“和你一樣——國際殘疾人日”的志愿服務活動正在開展,殘疾人顏志民也是一名志愿者,經常義務開展按摩保健服務。他表示:“街道幫我出錢,讓我學習盲人按摩技能,我更應該感恩,用這些技能回饋社會。”
廣大村居志愿者是基層志愿服務工作的核心力量,也筑牢了基層文明實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