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訊(記者 羅旭 馬躍華)12月4日上午,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舉行,在廈門的臺胞備受鼓舞。他們認為兩岸就像兩個親兄弟,只有兄弟齊心,才能其利斷金,才能更好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兩岸企業家峰會旨在以具體務實的方式推動兩岸企業交流合作和產業融合發展。臺灣佳格(廈門)葵花籽油項目就是廈門自貿片區擴大對臺對外開放領域的一個生動縮影,項目的簽約和落地都得益于福建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根據2015年版負面清單,在自貿試驗區內允許境外獨資食用油脂加工項目。
“廈門是個創新、開放、有動能的高素質高顏值城市,項目能落戶廈門正是趕上了政策扶持這一良好契機?!奔迅袷称罚◤B門)有限公司負責人臺商陳理邦說,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15個月時間,這離不開廈門各級政府的全力協助,為企業解決了各種難題。
“我們廠臨近港口碼頭,交通物流運輸便利,由華夏電力管道輸送供熱,大大降低了在華南地區運銷的成本,有利于企業拓展市場。”陳理邦表示,2018年佳格廈門工廠有望完成10億元的年產值目標,計劃在5年內達到30億元的營業年收入。
“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非常好,我認為兩岸要多一些交流機會?!眮碜耘_灣高雄,目前在海滄社區擔任臺胞社區主任助理的王嘉麟高興地說。她在海滄社區主要負責梳理古鎮文化歷史的工作。目前王嘉麟正在規劃一條旅游路線,將古鎮的歷史印記串聯起來,再現滄江古鎮昔日的輝煌。與王嘉麟一起尋找歷史的還有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是當地的學生?!拔蚁氚堰@些小朋友培訓成小講解員,當游客走進古鎮,不僅可以聽到他們講述輝煌的歷史,還能聽出他們對于自己故土的自豪與熱愛?!蓖跫西胝f,她希望喚醒大家對家鄉的自豪感。“未來,希望我和海滄社區一起在歷史的伸展中找到力量,讓居民以自己的海滄社區為榮?!?/p>
家住未來海岸社區的臺灣籍人士符坤龍一家已深深扎根廈門,一直以來不斷為社區書院帶來新元素。家譜演講、英語故事、黏土陶藝、多米諾骨牌等項目,都讓社區里的孩子欣喜地瞪大了眼睛。對正在召開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符坤龍充滿了希望,“兩岸企業家的合作與交流,在工商業對接的同時,也會促進文化的融合”。符坤龍告訴記者,兩岸同文、同種、同樣的宗教與風俗習慣,本來就是一家親,他在兩岸關系越來越密切時,更會致力于將兩岸社區治理的優勢,落實在自己服務的村居,讓越來越多在這里經商的臺胞,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使經商的老板及員工在這里同樣有家的感覺。
善于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居住在鰲冠社區的臺胞宋思緯也表示:“我非常愿意把自己這些年的文化積累帶來廈門,為增強兩岸文化認同,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多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