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周店村黨支部調解鄰里矛盾 ?
文明風11月21日訊(通訊員 林翔 郭成輝)立冬已過,融城秋意正濃。行走在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的村道上,偶見白鷺在田間淺唱曼舞,房前屋后瓜果飄香,連排的文化墻就像徐徐打開的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讓人感受到鄉村的富美。
近年來,福清市宏路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以黨建工作為牽引,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幸福宜居為目標,扎實開展各項鄉村工作,并重點以周店村為示范點,將鄉村振興戰略踐行到底。
黨建破題
引領創新社會治理
鄉村振興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和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對周店村而言,要實現綱舉目張、協同推進實現振興的目的,這道題該如何作答?
鄉村振興,關鍵在黨,核心在人。作為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村,周店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服務和保障的作用,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周店村也是福清市最早開展“無職黨員”實踐的一個村,該村黨支部根據黨員的能力狀況、興趣愛好和本村實際需要,因事設崗、因需設崗,并做到以崗定人、責任到人,讓有能力的熱心黨員群眾參與治安維護、糾紛調解、樹木管護、衛生監管等工作,打造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如今,“有事找黨員”已成為全體村民的共識和習慣。村黨支部建立起“市不漏鎮、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綜治平安“五不漏”體系,還探索實行了“中心戶+網格”黨建模式,形成“以黨支部為核心、以黨員中心戶為樞紐,全體黨員共同參與”的農村綜治管理模式。周店村黨支部書記紀敏表示,這種模式在調解鄰里矛盾糾紛、做好環境衛生、平安巡更、結對幫扶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有效激發了基層組織的活力,激活了各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智慧和力量。
生態振興
推進宜居環境建設
要想“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宏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綠色發展,要優化“生態振興”這個支撐。
鄉村之美是青山綠水之美,也是鄉風文明內涵之美。
周店村一方面堅持規劃先行,經過連續改造提升,村道、路燈、管網、公廁、公園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持續推進“湖庫水系連通”“污水零排河”等環境治理工作,全力達成“河清、湖暢、水美”的目標,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另一方面,探索以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全面深化移風易俗,積極推行“一約一會一隊”,即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勸導隊,推動鄉風民風持續向好。
鄉村生態振興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發展的深刻革命。周店村以理念先行,以實干為基,筑牢生態屏障,補齊民生短板,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因此先后獲得“福建省衛生村”“福建省生態村”“福州市新農村建設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圖為周店村幸福院
走向“幸?!?/span>
振興鄉村留住鄉愁
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是日益迫切的社會需求。加快實施農村幸福院項目,是提高農村養老服務保障能力、實現城鄉養老服務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周店村兩委干部延伸工作觸角,將農村幸福院建設作為“幸福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重要舉措,以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融合發展的新思路,發動鄉賢、群眾籌集資金發展養老事業。通過改造舊教學樓,因地制宜建成幸福院和村級衛生所,并設置棋牌室、讀報室、理發室、休閑室、健身室,建立老年人互助組和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搭建老年人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目前,該村幸福院處于試運行階段,日均用餐的老人有50多人,村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因地制宜,把握機遇,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條條大道。在福清市美麗鄉村建設的征程上,各村如百花齊放,風格各異,唯一相同的是村民臉上洋溢的笑顏和每個身臨其境者由衷地感嘆。(福清市文明辦報送 來源:福清僑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