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相繼啟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湘西鳳凰縣是全國50個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10月27日上午,鳳凰縣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動員會,安排部署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動員會上,鳳凰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要整合各種資源平臺、統籌調配各方力量,探索建立“123456789”工作模式,認真抓好落實。(10月30日中國文明網)
在鳳凰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123456789”工作模式中,筆者發現其中有幾條特別強調“鄉土味”,如第二條語言:運用專家講與百姓說相結合,漢語和苗語相結合方式,用鄉音解讀新政策講好大道理。新時代的文明實踐,百姓是主角,基層鄉村是舞臺,這個舞臺上,只有多用百姓聽得懂的鄉音開展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開展文明傳習,鄉村的情感共鳴才會更加激越。
縣鄉兩級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土味”的營造是重點,只有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通過鄉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穩穩地投放到鄉村,才能讓群眾不覺得高冷,通過縣、鄉、村的三級體系,不斷地把傳習新思想、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社會治理等工作有效地融合,扎實地推進,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真正成為群眾走向文明新天地的“磁場”。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的關鍵詞是文明實踐,要在這個中心工作上出成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農民的力量、鄉村的文化力量、移風易俗等力量都要激發出來。如何激發,第6中工作方法,就很對農民的胃口,也很對農村的特點,通過“講、做、評、幫、演、慶”方式,增強文明實踐的實效性感染力。要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少了文明實踐是萬萬不行的。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讓農村的文明實踐多起來,讓農民的文明實踐實起來,才能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鄉村有突破,出成效。
建設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更要動員所有鄉土的力量。黨政一把手帶頭、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文明實踐中心才有“領頭羊”,志愿者服務才會蒸蒸日上,社會慈善事業農村后來居上,才能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農村有陣地,有人脈,更有成效,為鄉村振興真正發揮文明實踐的中堅力量。(福州文明辦 王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