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泰,男,中共黨員,城廂區靈川中心小學辦公室副主任,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用赤誠孝心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2017年10月,73歲高齡、本就患有帕金森氏癥的母親因不小心摔了一跤便癱瘓在床,經治療后生活仍然不能自理,他便承擔起了護理老母親的任務,從此便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每天工作再苦再累,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母親床前噓寒問暖,端水送藥;老人長期臥床,容易生褥瘡,他便堅持每天給母親勤翻身、勤擦體、勤換衣,堅持為老人洗澡搓身,晚上還為老人翻身、按摩手腳,保證老人血脈通暢。為消除老人的寂寞,還特意給老人買了一臺看戲機給老人解悶。遇上好天氣,他經常用輪椅將老人推到室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幾個月來,他不厭其煩、體貼入微地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贏得了鄰居的稱贊而并未因此而耽誤工作。
作為學校辦公室的副主任,平時工作繁瑣。上班時,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辦公室事務;下班后,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從來沒有因為家里的事耽誤工作,反而把學校的工作干得井井有條。
為了工作、家庭兩不誤,他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親自給老人服藥、喂飯、換紙尿片后,再去上班。他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由于長期臥床,老人臀部經常長瘡,他就給老人清洗,待水干后敷上藥膏。時常惡氣難聞,他不嫌臟不怕累,每天都要給老人換洗衣服被褥,半夜里還得幫老人翻身兩三次。但他對于生活總是這么樂觀,從來沒說過累。
他沒有感天泣地的事跡,也沒有感人肺腑的表白,更沒有豪言壯語,只是埋頭做著他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寫在自己的腦海里,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