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華,男,1968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現任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陳少華同志緊緊圍繞福建法院“用兩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目標,主動對標福建法院“高起點推進工作、高質效執法辦案、高品質服務人民、高站位深化改革、高標準規范管理、高素質建設隊伍”的“六高”發展要求,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規范執行行為,創新執行工作模式,加強執行紀律整頓,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展現了人民法官忠誠干凈擔當的時代風采。曾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法官”、全國“我最喜愛的好法官”、第二屆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陳少華同志作為全國和全省法院先進典型、模范法官,在榮譽面前不止步、牢記初心不停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煥發了先進領航的新風采,譜寫了典型引路的新篇章。2018年5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陳少華作為5位法官代表之一,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2018年8月31日,漳州市委宣傳部、政法委和漳州中院聯合召開陳少華執行工作法研討會,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同志,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偕林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不忘初心鑄忠誠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陳少華同志從事法院工作29年,從書記員做起,先后奮斗在民事審判、刑事審判、人民法庭和執行崗位等審判一線,無論在哪個地方哪個崗位,他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始終把個人的價值追求同人民司法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堅守黨員法官政治本色,以堅定和執著、實干和拼搏,詮釋了對黨的無限忠誠。
2012年,面對執行工作積案多、信訪多、人心散的困局,陳少華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接任執行局局長一職。他時刻牢記入黨初心,帶頭從3000多件執行積案入手,一頭扎進歷史遺留的“骨頭案”、老信訪案,夜以繼日地進行清理執行,一案一策,使一批長年積案得到圓滿解決。在他的努力帶動下,龍文法院執行局干警認真履職,化解了大量執行難案,實現了“小法院有大作為”,所在法院連續兩屆被評為“全省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群眾評價他:陳少華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一個能干事又想干事的人。
陳少華常說:“執行難不難?知難而退,執行難!迎難而上,執行不難!”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社會作出莊嚴承諾,“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面對執行工作壓力,他不等不靠,堅持轉變執行理念,創新執行機制,著力打好“民生牌”“和諧牌”“強制牌”“信息牌”“規范牌”,三年來共受理執行案件3405件,執結3080件,結案率90.46%,實際執結率53.75%,打開了執行工作新局面,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得到了上級法院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牢記使命敢擔當,盡責履職護公正
“真正讓我懂得法官面前‘人民’二字分量的,不是驚天動地的大案子,而是等著結案的人民群眾。”陳少華心中總是裝著“為民”二字,他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總結提煉出“用公心下硬功夫,能夠執行的不放下;用善心下巧功夫,可能執行的不放過;用恒心下苦功夫,不能執行的不放棄”的“三心三不”執行工作法,被群眾稱為“讓‘紙判決’變成‘鐵判決’的鐵面法官”。
陳少華認為,案結還要事了,這樣才對得起人民群眾對執行法官的信任。凡是涉及民生的案件,他總是用足了心思。尤其是每年的年終歲末,他都要帶領全局干警開展“執行風暴”“春雷行動”等專項行動,主動放棄雙休日,集中公示失信名單、拘留“老賴”、加大打擊涉執犯罪力度,竭盡全力實現申請執行人的權益。
法官必須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才能無愧于身上的法袍、胸前的法徽。申請人陳某斌本息240多萬元被一次性執行到位后送來了兩面錦旗,一面“嚴格執法,公平正義” 贈予龍文法院,一面“執法如山”贈予龍文法院執行局,并向漳州兩級法院發出了感謝信。他在感謝信中由衷的寫道“充分體現公平正義的守護神風范和執法為民的公仆精神”、“本人深深感受到一次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洗禮,更加相信和敬畏法律,也堅定本人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遵紀守法,努力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的信心。”
長期奮戰在執行一線,陳少華深知“執行路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有,那就是久久為功的癡勁。再難的執行案件,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去落實,就能讓司法公正真正成為群眾的口碑”。在清案過程中,陳少華發現一封10多年前老人的來信,希望追回被拖欠的7000元借款,當時因查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導致案件終本。10多年后,陳少華通過查控系統發現被執行人賬上有可供執行財產,立刻啟動恢復執行。不料,申請執行人始終聯系不上,原住址房產也已幾易其手。陳少華憑著一股韌性多方周折,終于聯系上了老人。老人專程從外省趕來領回執行款,他由衷地感慨:“錢雖不多,但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拿回,我一定要過來看看這位主持正義的法官”。對此,執行干警們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的。
三、求實創新善執行,攻堅克難創一流
面對案多人少,執行案件“井噴”的壓力,陳少華致力于在“創”上下功夫,轉變執行理念,創新執行機制,通過向科技要警力,建立高效合理的工作機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等方式,走出一條執行質效更高、運行結構更優、優勢釋放更顯的新路子。
為決勝執行難,陳少華以開展執行規范化行動為契機,積極理順內部環節,打通外部壁壘。貫通“立審執破”,形成執行工作法院內部橫向對接,通過立案環節引入訴調對接機制,推進聯調、聯處,從源頭減少進入執行程序案件;審判環節成立專門保全團隊,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保全促調解,從而減輕執行工作負擔;執行環節積極對接民事審判開展執轉破,系統推進系列案件的執行進程。為進一步提升執行質效,首創全省“執行團隊”運行新模式,整合法警與執行干警資源,在成立執行警務組的基礎上,建立七個執行團隊,形成執行合力。設立福建省首個公安派駐法院執行警務室,實現法院與公安無縫對接。
陳少華充分利用“互聯網+”給執行工作提效提速。率先引進執行指揮系統,集人員調配、遠程指揮、網絡查控等功能為一體,打造執行工作新中樞。執行指揮中心開通與最高人民法院對接“總對總”查控系統,并與全國18家商業銀行實現聯網對接和“點對點”查控,可隨時查控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充分運用網絡司法拍賣,最大程度實現拍賣物價值,減少當事人的成本,保障債權實現最大化。龍文法院首例司法拍賣就超7000人關注,經220次競價,溢價超過三倍,多拍了160萬元,創下當時福建省司法拍賣歷史最高關注度、最多次競價、最高溢價率的三項記錄。
四、正道直行嚴律己,一片赤誠葆廉潔
“人生就如一張白紙,既能畫出明亮也能描繪黑暗。一定要系好第一粒廉潔扣。”在陳少華的眼中,清廉就是包含在拒收一次禮、拒吃一頓飯、拒抽一根煙、拒喝一杯酒的點滴中。對于前來找陳少華說情的人,他都會板起臉:“只惟公,不惟私;只說法,不說情”。所以同事們經常調侃陳少華像“黑臉包公”!一起執行案件,被執行人林某千方百計找到陳少華的朋友來說情,還悄悄把裝有幾張購物卡的信封放在桌上,陳少華發現后連夜讓朋友把東西退還,并對朋友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作為朋友,希望你規勸他還錢,而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躲避責任。”后林某主動與陳少華聯系還清欠款。
但“黑臉包公”也有溫情的一面。一位阿婆多年積蓄被同村村民借走,過后不僅討要無門,還屢次被恐嚇威脅,陳少華司法拘留了被執行人,把欠款執行到位。阿婆孫子滿月的那天,她一大早走了好幾里路送來“甜粿”,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陳少華一貫的原則。見被拒絕,阿婆把“甜粿”往陳少華手里一塞,扭頭就跑。猶豫不決中,陳少華向院長報告,院長說:“這是老百姓的心意,收!”那天執行局上下氣氛異常快樂,所有人都分到了一小塊“甜粿”,大家都甜到了心里。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解決“執行難”問題,是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在執行路上,陳少華始終用執法如山,演繹法律法規的真威嚴;用清廉似水,塑造人民法官的好形象;用大愛情懷,譜寫司法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