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文明風10月18日訊?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培育社會文明新風。根據省市文明委有關工作部署,羅源縣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系列主題活動:
縣委文明辦:10月15日,羅源縣委文明辦聯合縣政法委、縣人民法院、縣直機關工委等單位在羅源縣九大中心影劇院舉辦“重陽敬老 情暖羅川”為主題的2018年福州市“我們的節日?重陽節”羅源主場活動。活動邀請了羅源縣鳳山鎮各社區800余名老人參與。活動分四個環節進行:一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80多人為老年人開展健康義診、義務理發、義務攝影等項目活動,現場共為老年人義診120多人次,為老年人免費理發40多人次,義務攝影120多人次;二是舉辦燈謎競猜活動。圍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的節日、講文明樹新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主要內容在活動現場懸掛張貼謎語300余條開展燈謎競猜,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三是舉辦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展示。以福州市歷屆獲評全國、省、市的道德模范及我縣首屆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制作宣傳展板12面進行展示,同時,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800余份;四是舉辦文藝演出活動。由鳳山鎮老年學校老人自排、自導、自演,參與演出老年人多達200余名的《喜慶的日子》《月光下的鳳尾竹》等16個文藝節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展示了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生活風貌。
西蘭鄉:10月16日下午,羅源縣西蘭鄉在磹石村舉辦首屆"九月九"登高文化旅游節。縣人大主任肖永建,縣委常委高錦芳、縣委常委謝婧、縣委組織部部長俞章龍、縣政協副主席蘭志紅以及部分縣直單位領導參加了活動。活動現場,邀請專家與現場觀眾共同重溫了當年的革命奮斗史,參觀了磹石村地下黨舊址,觀看了《十送紅軍》、《南泥灣》、《再見了大別山》、舞蹈《走進新時代》等精彩演出節目。同時,11家愛心企業向西蘭鄉五保、低保老人捐贈11.8萬元物資。活動最后,登山愛好者們沿著飛仙巖登山步道,登上飛仙巖,盡享重陽節登高望遠的樂趣。
起步鎮:10月16日,羅源縣起步鎮舉辦”第二屆登高文化旅游節暨首屆穿越羅寧千年古道越野賽”活動。縣領導黃文華、蔣仁正、蘭志紅出席了活動。活動現場,來自全省各地90支隊伍共270名選手以穿越羅寧千年古驛道和攀登“羅川八景”之一的仙茅山為重點,從沐禾生態園出發,途徑龍華禪寺、留云觀、羅寧古道等歷史古跡,最終再返回沐禾生態園,全程約13公里,攀爬高度約800米。經過緊張的角逐,拉暴戰隊以一小時二十分鐘的優異成績獲得比賽的第一名。通過活動,進一步貫徹縣委、縣政府“畬風海韻”旅游品牌戰略,落實我縣加快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同時也弘揚了九九重陽傳統登高文化,推動起步鎮鄉村旅游產業、民俗文化和體育健身繁榮發展。
教師進行學校附屬小學:10月16日,羅源附小、鳳山鎮老人學校、鳳山鎮離退休黨總支第一分支、鳳山鎮北門社區居委會聯合開展的“讓夕陽更紅 讓星星更亮”主題中隊會。
活動中,老一輩深情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和未來的美好憧憬;六五中隊的隊員們表演的相聲、小品、朗誦、歌伴舞無不滲透著尊老敬老愛老的情感;同時輔導員葉老師還播放隊員們在家尊敬長輩的照片;最后全場齊唱《歌唱祖國》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通過本次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敬老主題活動,進一步營造了敬老、尊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同時引導學生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激發了學生們孝老愛親的內在自覺,懂得了敬老愛老的重要性,進一步喚起了少先隊員們尊老、愛老的意識。
北門社區:10月17日,羅源縣鳳山鎮北門社區黨總支聯合鳳美社區邀請東南眼科醫院共同舉辦的公益活動“重陽節”關愛老人——慈善復明援助行動,為老人們送去了一份特殊的愛心大禮。東南眼科的專家林以煌講解老年人易得的眼病、癥狀及預防,為社區80多位老人進行白內障等眼睛疾病的篩查義診。在接受檢查的80多個老人當中,有30多位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需要進一步深入檢查和治療。這些需要治療的老人將接受東南的免費治療。
閩鳳社區:10月17日,羅源縣鳳山鎮閩鳳社區攜手愛加倍、小天使幼兒園聯合開展“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文藝演出。孩子們及閩鳳社區俏夕陽紅志愿者用優美的舞姿、精彩的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隨后,孩子們為每位老人送上孝順飯,將暖暖的“重陽情”送給每一位老人。此次活動意在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新風尚,讓幼兒感受孝老愛親中華傳統美德。
鳳美社區:共建單位縣文化館黨員志愿者開展“情滿九月九 關懷進社區”免費健康義診活動。羅源畬醫志愿者們細心地為居民講解醫療知識,熱情接待著每一位前來就診和咨詢的群眾,耐心解答著就診群眾的各種問題,并對居民健康狀況進行了解,給予建議,希望幫助居民樹立科學的防病治病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0月17日,羅源縣鳳山鎮鳳美社區聯合方新小區物業(福州裕龍物業有限公司)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活動。志愿者為每戶居民送上年糕跟八寶粥,并送上對老年人真誠的祝福和問候。讓老人們感受到了來自社區的關愛,同時也讓其感受到社會組織志愿者們傳遞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