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與愛心工坊一起做手工
漳州市扶殘助殘志愿服務中心是2012年5月由漳州市殘聯組織成立的。中心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從點滴抓起、從具體做起,不斷拓展助殘志愿服務新領域,廣泛發動社會助殘力量,開展扶殘助殘志愿服務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2014年,扶殘助殘志愿服務指導中心被國務院殘工委評為“全國助殘先進集體”。主要事跡如下:
一、建立建全助殘志愿者隊伍
一方面,該中心主動與各類社會組織聯系,介紹我市助殘志愿活動情況,邀請他們到困難殘疾人家庭走訪,實地了解殘疾人的生存狀況,引導他們加入到扶殘助殘的行列中來。另一方面,根據各類愛心組織的特點,積極幫他們定制助殘計劃、牽手服務對象、確定助殘形式、完善活動內容,使他們的助殘行動更順暢、更有效。目前,我市共設立助殘志愿服務聯系站25個,它們覆蓋了醫院、學校、企業、機關等各行各業,活躍于殘疾人義診義檢、就業幫扶、兒童康復、生活援助、文化健身等各個領域,成為我市助殘志愿服務的中堅和骨干。目前,該中心在“海西助殘”系統登記的助殘志愿者達2.4萬人。
二、提升扶殘助殘的社會效益
一是主題活動擴大影響。中心作為一專業助殘的志愿服務組織,緊緊抓住全國助殘日、殘疾人日等有利時機,持續開展公益演出、義拍義賣、現場招聘等扶殘助殘大型專題活動,在募集愛心物資、展示殘疾人時代風采的同時,讓公眾更深入了解殘疾人、了解助殘志愿活動,影響和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助殘志愿事業。2011年以來,中心先后組織開展大型助殘志愿活動近40場,參與人數近萬名,受到社會各界積極、正面的評價。
二是堅持開展入戶“三送”志愿助殘服務。以“送服務、送溫暖、送崗位”為主要內容的入戶“三送”活動,是中心持續開展了近10年的一項助殘志愿活動。“送服務”,就是為殘疾人現場提供理發、體檢、水電維修等服務;“送溫暖”,就是募集愛心物資,逐人逐戶送到殘疾人的手中;“送崗位”,就是對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指導或培訓居家就業技能等。“三送”活動中,志愿者們走村入戶,針對殘疾人的現實需求,竭盡所能地為他們提供幫助,成千上萬名殘疾人因此受益。助殘志愿者們年復一年的無私幫助,殘疾人切身體會得到,身邊群眾親眼看得到,對助殘志愿活動的認同度、滿意度也不斷高漲。
三、搭建殘健融合的助殘平臺
2012年5月,我市在殘疾人就業托養中心成立“助殘志愿者愛心工坊”,每年邀請志愿者和愛心人士到工坊和殘疾人親密接觸,促進殘健交流融合。在愛心工坊,志愿者們不僅幫扶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增加殘疾人家庭收入,還發揮特長為殘疾人提供心理輔導、理發等志愿服務。經過5年的建設發展,“愛心工坊”已成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助殘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個基地、一個窗口。以2017年為例,到愛心工坊進行志愿服務的助殘志愿者達到200多人次,愛心工坊已成為一個具有長效機制的助殘就業志愿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