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男,1980年8月出生,江西鷹潭人,現為龍巖二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他在工作中救死扶傷,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在生活中博施濟眾,為公益事業添磚加瓦。堅持“日行一善”,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傳播正能量。
百米沖刺救患者 救死扶傷義不容辭。 醫者仁心。葉華在醫院里15年如一日地救死扶傷,職業素養從工作滲透到生活中。
2018年3月15日,他乘坐K903次火車到達龍巖,車停靠龍巖站5號站臺。下車時他看到3號站臺有患者需要搶救,時間就是生命!葉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從5號站臺1車廂跑到3號站臺,來不及喘一口氣,立即投入搶救工作。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驟停,口腔內分泌物已經流滿一地,假牙、口腔異味特重,一心想著救人的葉華毫無顧忌,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外按壓30分鐘。在同行都要放棄的情況下,他堅持再繼續搶救15分鐘,希望奇跡出現。最終患者因呼吸心跳停止時間過長,沒能挽回生命。
站臺上救人后葉華未留名就走。大家通過監控才找到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青年,正是葉華。
2008年,汶川地震一發生,葉華立即申請去救援。但是因為當時他的級別不夠醫院沒有批準。內心很失落的他再次申請,雖然最終沒能成行,但是他救死扶傷的醫德,深入人心。
醫術精湛,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醫者擔當,時刻為患者的健康著想。6月21日,泌尿外科重癥病房里正在上演驚奇一幕,一名73歲的老人家做完歷時8個小時的大手術回到病房,2小時后竟在家屬及醫務人員的面前下床活動了!這個史無前例的情況出現,離不開葉華精湛、嚴謹的麻醉技術。低調的葉華從不張揚,在他看來,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所在。唯有醫術不斷精進,才能造福更多人!15年來,經他做的麻醉手術,從未出現任何問題。
捐資助學超10萬,扶貧濟困慈悲為懷。醫者慈悲。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輕松的活著。葉華深知貧困者的艱難,他個人捐資助學、扶貧濟困超10萬元。
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主要幫助流浪人員,被幫助的人員不下于百位,特別是心理上給予流浪人員疏導。亮明自己醫生的身份后與其溝通,噓寒問暖,在得到對方認可后,告知對方在饑寒交迫或者受到歧視時不可作惡,不可使壞,不可干偷雞摸狗的事,對方同意這三個條件后,葉華給予錢財衣物的幫助。并留名片,告知對方碰到困難時隨時可以打電話給他,讓流浪人員感受到社會上的溫暖,讓他們有能力回家,甚至自食其力,為救助流浪人群一共花費7萬多元。
不讓學生因為沒有錢而上不起學!葉華熱衷捐資助學,工作后幫助幅度逐年加大,2011年到2016年,五年期間捐資助學累計資助近3萬元。
愛國如家,牢記自己是中國人。醫者大愛。這愛不僅是愛他人,更是愛國如家。
正是因為葉華的愛心,綏芬河市和平志愿者協會會長曹立明女兒勝利完成學業。2018年5月9日,葉華和曹立明一行10人,受邀參加俄羅斯烏蘇里克市舉辦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3周年閱兵式。出行之前葉華特意在發型上刻了一個深深的字母“Z”——中國的中字首拼音z,他說:“出門在外不能忘本,牢記自己是中國人!”
薩德事件發生后,得知國產“衛龍辣條”從韓國樂天超市撤貨下柜。葉華購買了1350包衛龍辣條,幾乎龍巖所有能批發到的辣條全被他買斷貨。在三八婦女節那天他請龍巖二院全體職工吃愛國辣條——衛龍辣條。
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僅體現在分享國產食品上,葉華為了讓大家牢記歷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自掏腰包包場萬達影城兩天,請全院職工和部分民工觀看愛國教育大片《百團大戰》。葉華說:“當時很多家長帶孩子一起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從娃娃開始,我心里很感動!”
嫉惡如仇,懲惡揚善。醫者善惡分明。葉華堅持與不良現象做斗爭,多次看到路邊有不良動機人或者已經在作惡之人,他第一時間撥打電話110報警,并記下相關車牌號碼。當乘坐電梯時,一婦女大叫“有人偷錢”,他立即沖上去與小偷搏斗。徒手抓小偷,最后把小偷送到保衛科,再送到派出所,小偷為慣偷并已判刑。
熱衷環保,勤儉節約。醫者環保。葉華不僅呵護病人的健康,而且呵護身邊的環境。
他是一個“葛朗臺”式的環保主義者,很少用塑料袋,寄快遞堅決要求商家簡單包裝,簡單包裝后一切損壞自行負責。他堅持醫院里除草不要使用除草劑,為了大家的健康,他以身作則,帶頭去醫院草地、花圃拔草、種樹。下班后,看到同事沒及時關電、關空調、關電腦,葉華主動關閉,并告知同事。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應路燈開的過早和道路水管漏水問題。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動拾起來,共享單車倒地主動扶起來。他以自身實際行動,言傳身教教育身邊的人勤儉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不能亂闖紅燈,文明旅游,不亂踩草地,不隨地吐痰。
作為一名80后,他明知道有時候向他人指出錯誤會得到另樣的眼光,但還是堅持一直做,帶頭做一位文明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