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湖里區(qū)康泰社區(qū)居民。20多年來,每周一晚上,他都會到社區(qū)居委會,教老人唱歌,還牽頭組建了80多人的助學團隊,資助長汀縣上百名貧困學生。
康泰社區(qū)有一支老年合唱團,名聲挺響的,連附近社區(qū)的居民都要求加入。該團的日益壯大離不開一位老人的努力,教唱、指揮、伴奏都由他一人包了。
這位老人叫蔡敏,今年74歲,是廈門通士達照明公司的退休工程師。除了教唱歌,他還牽頭組建了一個80多人的助學團隊,多年來,一共資助了長汀縣上百名貧困學生。
風雨無阻教唱歌,從未缺過一節(jié)課
蔡敏從小住在鼓浪嶼。鼓浪嶼素有琴島的美譽,島上長大的孩子,幾乎人人都會把玩樂器,蔡敏也一樣,無論是鋼琴還是手風琴,都非常精通。
20多年前,康泰社區(qū)組建老年合唱團,蔡敏受邀擔任合唱團的指導(dǎo)老師。他是位全能老師,從教唱到伴奏再到指揮,他一人全包。20多年來,每周一晚上,他就和愛人背上30多斤重的手風琴,步行到居委會,從晚上7點教到9點,風雨無阻,從未缺過一節(jié)課。
在選歌上,蔡敏也花了不少心思,找到合適的歌,就讓女兒打印出來,裝訂成冊。如今,他家里這樣的冊子有幾十本。
合唱團的名聲越來越響,凡是街道、社區(qū)搞大型活動,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其他社區(qū)的居民也慕名加入,合唱團目前的規(guī)模有50多人。
“只要有老人愿意學,我都愿意教。只要我還能教得動,就會一直堅持下去?!辈堂粽f。
帶動80多人,一起資助貧困生
20多年來,除了教社區(qū)居民唱歌,蔡敏還熱心資助困難學生上學。
“我當時是被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深深打動了?!辈堂粽f,他和希望工程的結(jié)緣,始于那張著名的“大眼睛”海報。1992年,廈門希望工程開始啟動,當時,一學期20元就能讓一個孩子上一年的學。看到活動信息后,他當即就報了名,還發(fā)動親戚朋友和同事一起加入,組成了一個有80名成員的助學團隊。由長汀一位小學校長負責尋找貧困生,蔡敏負責牽線搭橋,尋找資助者,開展結(jié)對幫扶。他愛人、女兒、侄女都是團隊成員,單單他們一家就資助了十幾名貧困生。
省吃儉用攢學費,心甘情愿當信使
每逢過節(jié),蔡敏的家里就格外熱鬧,許多受資助的孩子都來看他,“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我希望他們能用知識改變命運?!辈堂粽f,他的家庭條件也不好,但父母很重視教育,他們兄妹7人有6個是大學生。
蔡敏說,每年9月份開學,都是他最忙碌的時候。為了能及時給孩子們送去學費,他一般先自己墊付,然后再挨家挨戶上門收。此外,他還當起了信使,負責把孩子們寄給資助人的信轉(zhuǎn)交出去。
生活中,蔡敏十分節(jié)儉,很少下館子,從不買名牌,就連平時洗衣服的水都會留下來沖馬桶?!八粚ψ约毫邌?,對孩子們很慷慨?!辈堂舻睦习檎f,參與希望工程那年,他們一家三口還擠住在鼓浪嶼一間約1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月的收入除去花銷所剩無幾。為了給孩子們攢學費,他省吃儉用,連長途電話都舍不得多打。
蔡敏當年資助的學生大多學業(yè)有成,不少考上了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福州大學等重點院校。他的善舉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