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懶
“從嚴治吏”不搞一陣風
有為者被提拔任用的同時,“懶政者”、“劣政者”則被換崗或懲戒。
去年以來,海滄區先后有6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被改任非領導職務或調整崗位,其共同點就是“庸懶不作為”。在2017年,當地一名新提拔的街道副職領導工作中存在“庸懶散”作風,區委研究后延長其試用期并進行誡勉談話,半年后經再次考核合格后才予轉正,起到了較好警示作用。
在嚴管的過程中,海滄更注重發掘有戰斗力的干部。前些年,海滄的一名處級干部受到警告處分被調整崗位,但其在征拆一線中持續作戰、干勁不減,體現出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擔當作為,經考察研究提任其為街道主官,在干部隊伍中產生良好的正向激勵效果。
不僅如此,區里還容誤免責為干部改革“撐腰”,制定實施“機關工作人員容誤免責機制實施細則”,明確決策、執行、現場及制度等四個容誤類別,先后為6名干部免責。
“治庸問責和嚴管約束不是當初想的‘一陣風’了,已成了常態”,海滄區一位基層干部感嘆,如今黨員干部干好干壞真不一樣了。從干部任免選任程序,到八小時之外的監管,從治庸問責到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對干部隊伍的從嚴管理機制正在海滄形成。
見成效
實干隊伍
助力高質量發展
提振精氣神的“指揮棒”效應很快體現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想作為的干部有了動力,不作為的干部有了壓力,海滄全區上下的干事創業激情高漲,國際一流海灣城區的高速度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在嵩嶼街道,當地針對企業服務短板,開啟公益事業“1By1”模式,實現“一個專員、一棟樓宇”“一個部門、一支隊伍”“一家企業、一份愛心”等專人式對接,為企業細化資源提供優質服務。
在海滄街道,干部隊伍全員加足馬力,保障區重點項目建設,士蘭微項目在一個月內拆除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清理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
在東孚街道和新陽街道,廣大黨員干部掀起“對標找差、爭先進位”的熱潮,加快推動馬鑾灣再生水廠、馬鑾灣醫院、軌道交通2號線等多個重點項目封閉或交地,不僅項目進展速度加快,服務社會民生也更加實在、更有成效。
與此同時,區直機關也動了起來。區教育局抽調業務能力突出的黨員干部組成工作組,全程盯促24個教育補短板項目,推進貞岱小學等4個項目順利開工。區發改、經信、建設、人社、稅務等多個部門,加大了對青年干部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業務水平,打牢“基本功”,培育專業人才隊伍。
“我們鼓勵擔當作為,也會強化督查督辦。”區提振干部精氣神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海滄的提振干部精氣神專項活動將以深入推進‘大學習’為契機,聚焦問題導向,緊盯作風建設,特別是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等工作存在的短板,著力解決“不作為、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