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出生在臺灣云林縣,現是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呂厝社區居民。17年來,這位85歲的耄耋老人省吃儉用捐款40多萬元,用于助學、災后重建等。
今年7月3日,江頭街道呂厝社區居民王麗華把原本打算去旅游的10066元拿出來,捐給曙光救援隊。這并不是這位85歲的老太太第一次捐款獻愛心。2016年建黨95周年時,王麗華交了一筆6萬元的黨費,以報黨恩。她透露,希望在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再交一筆黨費65088元。
一顆初心
遞交20封申請書后獲準入黨,至今幫扶7名貧困生
王麗華出生在臺灣云林縣西溪鄉頂村,幼時家境清貧,帶著弟弟賣香煙和檳榔,沒少吃苦頭。1927年,舉家遷往泉州惠安崇武?!俺缥涫俏腋赣H的老家?!蓖觖惾A說,她16歲時就報名參軍,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拔移鋵嵵蝗チ艘粋€星期,只是衛生兵,不是在最前線。”但她很少跟人談起這段經歷,因為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多。
“我只有小學畢業,當兵后深感讀書有文化的重要性。”王麗華說,這樣的經歷讓她對教育非常重視。讓她引以為豪的是,弟弟王為林1960年考取了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如今上海大學的前身之一)。
1956年,遞交了20封入黨申請書后,王麗華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王麗華自己也記不清具體哪一年開始捐資助學。她說,當初工資很低,扣除家庭開支所剩無幾,但她省吃儉用,省出一點錢幫助貧困學生。至今,她已幫扶7名貧困學生。
2007年,王麗華資助的兩名學生成績都很優秀,分別考上福州大學和東華大學。而她自己的三個孩子同樣非常優秀,分別考上福建師范大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畢業于華僑大學的兒子后來出國留學,如今在美國當律師。
一種堅持
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每次捐款都有她的身影
2010年,王麗華到老家崇武鎮溪底村住了幾天,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她發現,老家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少年輕人已經住進高樓,但還有一些老人仍住在破舊的老房子里。王麗華主動拿出20多萬元,改造了3戶人家的老舊房屋,希望給年輕人樹立榜樣。
村里五保戶王淑巧生活十分困難,他身有殘疾,早年與妻子離婚后就孤身一人住在一間破舊石頭房里。墻體多處裂縫,一下雨就漏水,隨時有倒塌危險。王麗華給王淑巧蓋了三間新房,還委托當村支書的侄女,年年給王淑巧家送米、面、油等。
這些年,每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捐款時王麗華都沒落下。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她捐了10000元;2010年4月,玉樹發生地震,她又捐了10000元;2016年超強臺風“莫蘭蒂”過后,王麗華顧不上家里的損失,第一時間來到呂厝社區,捐出11111元。此外,每年她都會固定向社區慈善驛站捐款1111元。
“這些錢都是我媽媽從退休工資中一點點省出來的?!蓖觖惾A的二女兒黃新薪說,母親王麗華就是這么一個有大愛的人。
一份支持
子女理解母親的付出,女兒經常陪她參加公益活動
2016年,王麗華患上肺炎,病情一度十分嚴重,不過她的心態十分樂觀。當著兒女的面,她提筆寫下遺囑:“不辦喪事、不開追悼會、不做遺體告別,節省下來的所有費用,全部捐給慈善機構?!毙液茫^來了,如今身體還挺硬朗的。
“她是過苦日子長大的人,所以十分珍惜現在的生活?!秉S新薪說,母親一生節儉,對自己很吝嗇。她對每一粒糧食都十分珍惜,就連白蘿卜削下的皮,都不舍得扔,撿起來腌咸菜。子女給她買新衣服,她總是舍不得穿,經常穿的是她多年前從親友那里拿來的舊衣服。
王麗華說,這些年她做公益,子女不但不反對,還很支持。黃新薪還經常陪她參加各類公益活動。
一個心愿
“黨組織培養了我 我永遠感恩黨”
2016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也是王麗華入黨60周年。2016年5月,她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呂厝社區黨委書記辦公室,自愿向黨組織交納黨費6萬元。
按照黨章關于交納黨費的相關規定,像王麗華這樣的退休黨員,每年需向黨組織交納黨費280元,照這個金額來計算,王麗華相當于一次性繳納了214年的黨費。
“是黨組織培養了我,我永遠感恩黨!退休了也做不了什么事,就給組織多交一點黨費吧?!蓖觖惾A說,現在她還有一個心愿,就是等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再交一筆黨費。金額她都想好了,65088元。到時,她的黨齡是65年,年齡是88歲。
王麗華說,為了實現這個心愿,她已經開始攢錢了。